财务报表是一面“镜子”,全面反映着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和经营成果。对企业来说,通过对财务报表的涉税事项进行梳理,能够有效防范税务风险。近日,甲市税务局在对L集团下属子公司J公司开展税务风险应对时,就从财务报表数据中“读”出了税务风险。J公司最终根据规定进行风险自查,并补缴了相应税款。
案例:“财务费用”中有“不明差额”
税务人员对J公司的涉税资料进行调查核实时发现,J公司2018年和2019年的年度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中,申报的财务费用分别为-536万元和-742万元。对照企业年度财务会计报表列报数据,利润表中“财务费用”项目金额与年度纳税申报表一致,但利润表“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栏次列报显示,2018年发生额分别为-1350万元和660万元,2019年则分别为-1830万元和738万元。经计算,利润表列报的“财务费用”中,除“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外,还存在“不明差额”,很可能隐含税务风险。
分析:承销费未按规定纳税调整
经与企业财务人员沟通,税务人员发现,除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外,该企业2018年和2019年财务费用中的其他支出,主要是公司为补充经营资金、扩大生产规模而发行公司债券时,支付给证券公司的债券承销费,并已取得证券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
据了解,该企业的公司债券分别于2018年、2019年经审批后发行。2018年6月,J公司发行的债券票面金额合计2亿元,债券偿还期限为2年,票面利率8%,承销费154万元;2019年4月发行的债券票面金额合计12亿元,债券偿还期限为3年,票面利率8.5%,承销费350万元。J公司在会计核算时,将发行的债券记入“应付债券”科目,未按照“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债券”科目予以确认并核算,同时,该企业将相应承销费一次性记入“财务费用”科目,并在当年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申报扣除,未按照规定进行纳税调整。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若干税务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规定,企业通过发行债券、取得贷款、吸收保户储金等方式融资而发生的合理的费用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计入相关资产成本;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作为财务费用,准予在企业所得税前据实扣除。同时,《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除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外,对于其他类别的金融负债,相关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由此,J公司发行公司债券,支付给证券公司的承销费,应在初始确认时,计入应付债券的账面价值中。同时,由于这两笔承销费符合税收政策所规定的资本化条件,应随着“应付债券”,在各年计提利息时,转入各年的财务费用,分期扣除,而不是在发行当年一次性税前扣除。经计算,J公司2018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15.5万元,2019年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195万元,并补缴相应企业所得税款。
提醒:做好数据分析,防患于未然
2019年,财政部先后发布公告,对企业一般财务报表、合并报表的格式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财务报表对企业财务费用的信息列报要求更加详细,企业财务人员应当充分结合财务报表数据进行涉税事项分析,提前防范税务风险。此外,按照规定,企业须准确区分相关成本、费用属于资本性支出还是收益性支出。2020年度的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即将到来,纳税人须按照规定,对应当资本化的支出资本化,并合规进行后续税务处理。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长春市税务局稽查局)
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指引(2025年)
目录
01 政策提示及操作指引
07企业基础信息表及表单选择
14纳税调整明细表
38税收优惠明细表
42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主表
47弥补亏损明细表
01 政策提示及操作指引
一、政策提示
(一)小型微利企业重点政策提示
1. 2024 年小型微利企业的判断标准
2019 年以后,小型微利企业的判断标准如下(需同时满足):
(1) 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
(2)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
(3) 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
(4) 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
其中:
资产总额:指资产总额的全年季度平均值。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全年季度平均值 = 全年各季度平均值 /4。
从业人数:指全年季度平均从业人数(计算方法同上)。从业人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
2.2024 年小型微利企业重点所得税优惠政策
(1)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① 2023年1月1日至 2027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 25%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 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2号)
② 分支机构不能单独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总机构及其各分支机构的从业人数、资产总额、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依据合计数判断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由总机构汇总计算应纳税款,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6号)
③ 从事国家限制和禁止行业的企业不能享受小微企业政策,如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发生变化,以后年度符合了相关政策享受条件,应先修改相关行业后,再申报享受相关政策。
(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3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 100% 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3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具体享受条件及相关要求请按照《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7号)等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
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按照文件规定需符合相应条件或由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清单认定,不符合相应条件的小微企业不能享受有关政策。
(3)设备、器具一次性扣除
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7号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选择享受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会带来折旧计提和扣除的税会差异。对于该项资产而言,在享受优惠政策的当年,对允许一次性扣除的金额与会计核算计提折旧金额之间的差额要进行纳税调减;在以后年度,则要对会计核算计提折旧的金额进行纳税调增。
此处主要列举小型微利企业常见扣除项目,具体扣除条件及相关要求可参考下文各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的填报要点。如企业发生其他扣除项目,可依据相关政策规定做纳税调整。
(二)涉及纳税调整的常见限额扣除项目清单
。。。。。。。。。。。。
附件: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指引(2025年).pdf(请在网页端打开)
陕西焦点聚光咨询有限公司 陕ICP备1801891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