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
为了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堵塞征管漏洞,做好1997年的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工作,取得新的成效,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专项检查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多年实践证明,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是促使代扣代缴义务人和自行申报纳税义务人自觉履行义务的重要措施,是做好个人所得税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征管的一项长期性工作。今年的专项检查工作,要在过去的做法和取得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取得新的成效。因此,各级税务机关务必予以高度重视,认真部署、周密安排。税务机关内部要成立专项检查领导小组,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并要主动向地方党政领导汇报,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和配合,确保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工作顺利进行,进而推动个人所得税征管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
二、检查的范围和重点。1997年的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各地在切实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的基础上,要普遍采取全面自查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办法。
(一)全面自查。个人所得税的代扣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要对1996年以来执行个人所得税法的情况进行全面自查,自查结果要认真填写自查报告表,如实反映自查出的问题并自行纠正。
(二)重点抽查。重点抽查是专项检查工作的核心,各地一定要抽调政治和业务素质好的干部从事重点抽查工作,以确保重点抽查的质量。今年重点抽查的对象为:
1.全面检查演出市场、广告市场和建筑安装业的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履行义务情况,要特别注意检查1994年以来主办或承办过文艺演出、制作了产品广告的企业和广告公司,以及参加过走穴或制作广告演出的演艺人员和建筑安装业包工头;
2.各地结合当地实际,自行确定的其他重点检查行业;3.对其他也要适当确定一部分单位和个人作为抽查的重点。对全国统一的重点检查行业,应检查1994年以来的情况;对其他行业,可着重检查1996年以来的情况,但对发现的较重要问题,也要追溯以前年度。
(三)考虑到各地1997年的工作已有计划,专项检查的时间不作统一安排,但要求专项检查工作在年内结束。各地税务机关可根据工作实际进行具体安排,尽早布置,保证专项检查工作的质量。
三、检查结果的处理。对在检查过程中发现的一贯自觉认真履行扣缴义务和纳税义务的单位及个人要大力表彰。对查出的违法问题按下述原则处理:自查自纠从宽,只补缴税款和滞纳金,一般不处罚;被查出的处理从严,屡犯从重。对典型或者重大案例要公开曝光,以震慑违法者,教育广大纳税人。通过专项检查结果的处理,让广大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真正感受到依法纳税光荣和偷逃国税耻辱的教育,进一步促进自觉纳税良好风尚的形成。
四、针对检查中揭示出的问题,做好整改建制工作。整改建制是专项检查的一项重要工作,各地要认真找出征管薄弱环节,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时采取措施堵塞征管漏洞,通过清理整顿,使个人所得税的征管有所突破,实现规范化、制度化。
在整改建制工作中,对全国统一的重点检查行业的个人所得税征管工作,要达到以下标准:
(一)使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受到一次深刻的个人所得税法教育,明了各自应尽的义务;
(二)将单项征管办法明确的有关操作程序和方法、违纪违章应负的法律责任落到实处,提高扣缴义务人和纳税人依法履行义务的自觉性和业务水平;
(三)建立有关单位和人员的档案,与演出、广告、建筑安装的行业主管部门建立起经常联系制度,搞好良好、有效的协作配合;
(四)谙熟行业的有关情况,建立相关的监督管理制度,并实施有效控管,确保税款能够及时、足额入库。
五、认真做好专项检查工作总结。专项检查工作结束要有书面总结报告,填写个人所得税专项检查报告表,于1998年3月底前一并报送总局。总结要有情况、有分析、有建议,特别是要认真反映对加强征收管理行之有效的好做法、好经验和加强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的意见和建议。报表格式仍采用国税发[1995]176号文件的附表,另在备注栏或加页单独反映三个行业的检查情况。总局将通报1997年专项检查情况,以表彰先进,鞭策后进,使今后的专项检查工作搞得更好。
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指引(2025年)
目录
01 政策提示及操作指引
07企业基础信息表及表单选择
14纳税调整明细表
38税收优惠明细表
42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主表
47弥补亏损明细表
01 政策提示及操作指引
一、政策提示
(一)小型微利企业重点政策提示
1. 2024 年小型微利企业的判断标准
2019 年以后,小型微利企业的判断标准如下(需同时满足):
(1) 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
(2)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
(3) 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
(4) 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
其中:
资产总额:指资产总额的全年季度平均值。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全年季度平均值 = 全年各季度平均值 /4。
从业人数:指全年季度平均从业人数(计算方法同上)。从业人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
2.2024 年小型微利企业重点所得税优惠政策
(1)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① 2023年1月1日至 2027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 25%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 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2号)
② 分支机构不能单独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总机构及其各分支机构的从业人数、资产总额、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依据合计数判断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由总机构汇总计算应纳税款,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6号)
③ 从事国家限制和禁止行业的企业不能享受小微企业政策,如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发生变化,以后年度符合了相关政策享受条件,应先修改相关行业后,再申报享受相关政策。
(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3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 100% 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3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具体享受条件及相关要求请按照《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7号)等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
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按照文件规定需符合相应条件或由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清单认定,不符合相应条件的小微企业不能享受有关政策。
(3)设备、器具一次性扣除
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7号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选择享受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会带来折旧计提和扣除的税会差异。对于该项资产而言,在享受优惠政策的当年,对允许一次性扣除的金额与会计核算计提折旧金额之间的差额要进行纳税调减;在以后年度,则要对会计核算计提折旧的金额进行纳税调增。
此处主要列举小型微利企业常见扣除项目,具体扣除条件及相关要求可参考下文各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的填报要点。如企业发生其他扣除项目,可依据相关政策规定做纳税调整。
(二)涉及纳税调整的常见限额扣除项目清单
。。。。。。。。。。。。
附件: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指引(2025年).pdf(请在网页端打开)
陕西焦点聚光咨询有限公司 陕ICP备1801891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