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长沙市各县市区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长沙市各级人民法院:
为贯彻落实《国家税务总局湖南省税务局 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优化不动产司法拍卖涉税事项办理的意见》(湘税发〔2021〕54号),推进法院司法强制执行与税务机关税费征缴的执法协作,促进生效法律文书执行和保障国家税款及时入库,有效破解司法、税务部门共同面临的执行难问题,现结合长沙实际,就相关事项明确如下:
一、加强协作的组织领导
国家税务总局长沙市税务局(以下简称市税务局)和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市中院)共同成立协作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规划协作工作,研究解决协作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督导协作工作的落实。领导小组由双方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税务局法制处、市中院执行局负责人作为领导小组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市税务局法制处和市中院执行局负责人共同主持办公室工作,指定专人担任联络员,主要负责工作协调、业务指导、会议联络等事务。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组织召开协作工作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双方在协作工作中需要协调、明确的问题。各地在执行中遇到问题,请及时报告市税务局(法制处)和市中院(执行局)。
二、深化协作的内容措施
(一)涉税调查、询价、税费测算和缴纳信息交换。被执行的不动产所在地在市区范围内(不含长望浏宁地区)的,由拍卖方人民法院与市税务局第二税务分局具体对接;所在地在长望浏宁地区的,由拍卖方人民法院与不动产所在地县市区税务机关具体对接。
(二)拍卖税费信息公示。人民法院在处置被执行人财产时,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在拍卖公告中明确司法处置被执行人财产所涉税费由交易双方按照税法规定各自承担。
(三)拍卖税费缴纳。人民法院在拍卖、变卖不动产成交或者依法裁定以物抵债后,应当及时告知税务机关,税务机关根据不动产成交价格或以物抵债价格计算确定本次处置应缴税(费)金额,并向人民法院出具《XX税务局协助征收税费函》。被执行人应承担的税费,由人民法院从拍卖款中扣除并缴入税务机关指定账户;买受人应承担的税费,由其自行向税务机关申报缴纳。
(四)历史欠税申请受偿。人民法院在处置被执行人不动产时,税务机关向人民法院申请受偿被处置不动产历史欠缴税费的,被执行人有欠缴税款情形的,应一并反馈并附相关法律文书,提请人民法院依法协助扣缴欠税。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相关法律规定的顺序分配不动产拍卖款项,依法保障税收债权,在分配完成后,及时将分配结果(含依据)告知税务机关,同时将协助征税的具体情况告知被执行人。被执行人对税费征缴有异议的,可依法向税务机关提出。
(五)代开发票具体情形。被执行人拒不配合开具发票或申请代开发票的,由买受人凭《人民法院协助执行通知书》、《执行裁定书》、完税(费)凭证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代开发票。在省税务局和省高院未明确具体规定前,符合以下任一情形的视为被执行人拒不配合开具发票或申请代开发票:经税务机关派员实地核查,查无下落的;逾期未开具发票,经税务机关通知拒不改正的;符合条件的其他情形。
国家税务总局长沙市税务局
湖南省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
2021年10月12日
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指引(2025年)
目录
01 政策提示及操作指引
07企业基础信息表及表单选择
14纳税调整明细表
38税收优惠明细表
42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主表
47弥补亏损明细表
01 政策提示及操作指引
一、政策提示
(一)小型微利企业重点政策提示
1. 2024 年小型微利企业的判断标准
2019 年以后,小型微利企业的判断标准如下(需同时满足):
(1) 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
(2)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
(3) 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
(4) 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
其中:
资产总额:指资产总额的全年季度平均值。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全年季度平均值 = 全年各季度平均值 /4。
从业人数:指全年季度平均从业人数(计算方法同上)。从业人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
2.2024 年小型微利企业重点所得税优惠政策
(1)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① 2023年1月1日至 2027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 25%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 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2号)
② 分支机构不能单独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总机构及其各分支机构的从业人数、资产总额、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依据合计数判断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由总机构汇总计算应纳税款,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6号)
③ 从事国家限制和禁止行业的企业不能享受小微企业政策,如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发生变化,以后年度符合了相关政策享受条件,应先修改相关行业后,再申报享受相关政策。
(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3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 100% 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3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具体享受条件及相关要求请按照《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7号)等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
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按照文件规定需符合相应条件或由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清单认定,不符合相应条件的小微企业不能享受有关政策。
(3)设备、器具一次性扣除
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7号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选择享受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会带来折旧计提和扣除的税会差异。对于该项资产而言,在享受优惠政策的当年,对允许一次性扣除的金额与会计核算计提折旧金额之间的差额要进行纳税调减;在以后年度,则要对会计核算计提折旧的金额进行纳税调增。
此处主要列举小型微利企业常见扣除项目,具体扣除条件及相关要求可参考下文各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的填报要点。如企业发生其他扣除项目,可依据相关政策规定做纳税调整。
(二)涉及纳税调整的常见限额扣除项目清单
。。。。。。。。。。。。
附件: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指引(2025年).pdf(请在网页端打开)
陕西焦点聚光咨询有限公司 陕ICP备1801891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