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及各分支机构,市区各有关单位:
根据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和省建设厅、财政厅、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关于住房公积金管理若干具体问题的指导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经与组织、财政、人社部门会商。并报市政府同意,现就扬州市区2021年度住房公积金的缴存基数调整工作通知如下:
一、调整范围
2021年度市区(含广陵区、邗汇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科技新城、蜀冈-瘦西湖风景区)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调整,包括所有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以下统称单位)及其在职职工;以自由职业者、个体工商户等名义办理缴存登记的个人缴存者。
单位在职职工是指由单位支付工资的各类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六个月以内)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包括与单位签定劳动合同或符合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在岗职工,不包括已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离岗人员。
二、调整标准
(一)缴存比例
1.企业单位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范围,为单位和职工各5-12%,同-一单位执行同一个缴存比例。
2.机关事业单位的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仍为单位和职工各12%。
个人缴存者缴存比例为10-24%。
(二)缴存基数
1.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工资基数,按职工本人2020年度月平均工资收入(工资总额)核定。月缴存基数最低不低于2020元,最高不超过24400元。
2.个人缴存者的住房公积金基数调整,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分支机构审核后进行变更。
3.2021年1月1日以后新参加工作的职工,以该职工参加工作后第二个月的工资收入计算其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平均工资。
2021年1月1日以后新调入的职工,以该职工调入后当月发放的工资收入计算其缴存住房公积金的月平均工资。
(三)机关事业单位月缴存基数计算口径
1.在职公务员(含参照人员):包括基本工资(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津贴补贴(工作性津贴和生活性补贴)以及按照国家、省、市政府规定发放经组织、人社、财政部门核准的其他项目;
2.在职事业人员:包括基本工资(岗位工资和薪级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岗位津贴和生活补贴)、奖励性绩效工资以及按照国家、省、市政府规定发放经人社、财政部门核准的其他项目。
单位和职工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按照缴存基数x缴存比例进行计算,计算结果分别精确到元。
三、执行时间
各单位应在2021年11月30日前按照规定调整到位,并从2021年1月1日起按照调整后的月缴存额缴存(补缴)住房公积金。
四、其他事项
1.各单位接本通知后,应到住房公积金承办银行领取或从扬州市住房公积金网站(网址:htpz.zanghou.gov.o/)下载《扬州市住房公积金汇缴基数调整审批表》和《扬州市住房公积金基数调整清册》,重新核定职工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
2.各缴存单位特别是各企事业单位,应当严格按照《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和有关政策规定,将职工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作为职工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基数,并认真做好本单位每一个职工住房公积金月缴存额的核定工作。事业人员奖励性绩效工资,应当按照每一个职工的实际月平均发放额计入其住房公积金缴存基数。
3.单位将填写的《扬州市住房公积金汇缴基数调整审批表》和《扬州市住房公积金基数调整清册》的纸质(盖章)材料及电子文本,送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城区管理部(文昌中路1号运河城市广场B栋6楼)广陵管理部(国庆路347号)和邗江管理部(邗江中路330号星座国际9楼)。有条件的单位可在线上进行申报调整以及办理住房公积金汇(补)缴手续。
4.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要进一步加强对全市住房公积金缴存和基数调整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监督管理,进一步加大住房公积金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各分支机构要指定专人,负责本区域内缴存单位和职工住房公积金基数调整的审核管理,把基数调整工作组织好、落实好,切实维护每一个缴存职工的合法权益。
5.单位办理2021年度住房公积金缴存额调整有关事宜时,应当同时进行单位及职工个人缴存登记信息核对和变更登记工作。
6.各县(市、区)和仪征化纤公司、江苏石油勘探局有限公司的住房公积金基数调整,参照本通知执行。各地在组织实施基数调整工作时,如与本通知不一致的,应上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
扬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
2021年10月11日
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指引(2025年)
目录
01 政策提示及操作指引
07企业基础信息表及表单选择
14纳税调整明细表
38税收优惠明细表
42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主表
47弥补亏损明细表
01 政策提示及操作指引
一、政策提示
(一)小型微利企业重点政策提示
1. 2024 年小型微利企业的判断标准
2019 年以后,小型微利企业的判断标准如下(需同时满足):
(1) 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
(2)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
(3) 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
(4) 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
其中:
资产总额:指资产总额的全年季度平均值。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全年季度平均值 = 全年各季度平均值 /4。
从业人数:指全年季度平均从业人数(计算方法同上)。从业人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
2.2024 年小型微利企业重点所得税优惠政策
(1)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① 2023年1月1日至 2027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 25%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 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2号)
② 分支机构不能单独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总机构及其各分支机构的从业人数、资产总额、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依据合计数判断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由总机构汇总计算应纳税款,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6号)
③ 从事国家限制和禁止行业的企业不能享受小微企业政策,如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发生变化,以后年度符合了相关政策享受条件,应先修改相关行业后,再申报享受相关政策。
(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3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 100% 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3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具体享受条件及相关要求请按照《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7号)等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
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按照文件规定需符合相应条件或由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清单认定,不符合相应条件的小微企业不能享受有关政策。
(3)设备、器具一次性扣除
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7号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选择享受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会带来折旧计提和扣除的税会差异。对于该项资产而言,在享受优惠政策的当年,对允许一次性扣除的金额与会计核算计提折旧金额之间的差额要进行纳税调减;在以后年度,则要对会计核算计提折旧的金额进行纳税调增。
此处主要列举小型微利企业常见扣除项目,具体扣除条件及相关要求可参考下文各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的填报要点。如企业发生其他扣除项目,可依据相关政策规定做纳税调整。
(二)涉及纳税调整的常见限额扣除项目清单
。。。。。。。。。。。。
附件: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指引(2025年).pdf(请在网页端打开)
陕西焦点聚光咨询有限公司 陕ICP备1801891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