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为贯彻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重庆制定出台《重庆市贯彻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若干措施》。措施共19条,条条是干货。
制定背景
《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国务院令第728号,以下简称《条例》)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为贯彻落实好《条例》,切实保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2022年3月,按照市政府要求,结合重庆实际,重庆市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重庆市贯彻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
主要内容
《若干措施》重点就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畅通投诉渠道,落实工作责任,防范化解并重,强化约束监督等进行了明确,提高政府公信力,切实营造不敢欠、不能欠、不想欠的社会氛围。主要从明确工作责任、加强源头治理、强化惩戒约束、强化监督检查等方面,提出了19条工作措施。
明确工作责任
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相关制度、畅通信息渠道3个方面明确工作责任,提出工作举措。明确市经济信息委作为市政府负责中小企业促进工作综合管理的部门,负责牵头对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检查。同时对市级相关部门和各区县政府提出工作要求。
加强源头治理
从信息公开公示、规范合同行为、强化预算管理、健全投诉机制、引导行业自律、发挥社会服务机构作用、加大宣传力度7个方面加强源头治理,防范产生新的拖欠。
要求机关和事业单位应通过网站、报刊等方式公开上一年度对中小企业的逾期付款信息,而大型企业则应在企业年度报告中进行披露。
要求规范订立采购合同,合理约定付款期限、方式、保证金、检验(验收)、逾期利息和违约责任等交易条件。
对使用财政资金采购行为作出专门的严格规定,机关、事业单位使用财政资金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工程、服务,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预算执行,不得无预算、超预算开展采购。政府投资项目所需资金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保落实到位,不得由施工单位垫资建设。
健全投诉机制,要求制定投诉处理办法,明确受理投诉渠道,规定投诉处理程序。
有关行业协会商会的行业管理部门、业务指导部门应当引导和督促行业协会商会按照法律法规和组织章程完善行业自律。
鼓励各类服务机构为中小企业提供法律政策咨询、合同拟定、财务管理等服务。
广泛开展《条例》的宣传解读和咨询活动,多渠道、多方式宣传《条例》的相关要求,共同营造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良好舆论环境。
强化惩戒约束
从公示失信信息、实施信用惩戒、依法追究责任3个方面强化惩戒约束。
相关主管部门对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不履行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义务,情节严重的,依法实施失信惩戒。
机关、事业单位拒绝或迟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的,财政、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依法依规在公务消费、办公用房、经费安排等方面对其采取必要的限制措施。大型企业拒绝或迟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被人民法院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有关部门应依据相关规定在其参与申报扶持政策、投资融资、优秀表彰等方面予以限制。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应将及时支付工作成效纳入国有大型企业绩效考核内容。
明确依法追究责任的四类情形。
强化监督检查
从加强审计监督、强化督促检查、加强舆论监督3个方面提出要求。
审计机关依法对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大型企业支付中小企业款项情况实施审计监督,在审计过程中予以重点关注。
督促检查小组定期对市级有关部门、区县人民政府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及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工作进行督促检查,确保《条例》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新闻媒体依法加强对机关、事业单位和大型企业拒绝或者迟延支付中小企业款项行为的舆论监督,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拖欠典型案例及时予以公开曝光。
重庆市人民政府
2022年04月11日
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指引(2025年)
目录
01 政策提示及操作指引
07企业基础信息表及表单选择
14纳税调整明细表
38税收优惠明细表
42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主表
47弥补亏损明细表
01 政策提示及操作指引
一、政策提示
(一)小型微利企业重点政策提示
1. 2024 年小型微利企业的判断标准
2019 年以后,小型微利企业的判断标准如下(需同时满足):
(1) 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
(2)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
(3) 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
(4) 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
其中:
资产总额:指资产总额的全年季度平均值。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全年季度平均值 = 全年各季度平均值 /4。
从业人数:指全年季度平均从业人数(计算方法同上)。从业人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
2.2024 年小型微利企业重点所得税优惠政策
(1)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① 2023年1月1日至 2027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 25%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 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2号)
② 分支机构不能单独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总机构及其各分支机构的从业人数、资产总额、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依据合计数判断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由总机构汇总计算应纳税款,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6号)
③ 从事国家限制和禁止行业的企业不能享受小微企业政策,如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发生变化,以后年度符合了相关政策享受条件,应先修改相关行业后,再申报享受相关政策。
(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3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 100% 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3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具体享受条件及相关要求请按照《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7号)等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
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按照文件规定需符合相应条件或由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清单认定,不符合相应条件的小微企业不能享受有关政策。
(3)设备、器具一次性扣除
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7号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选择享受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会带来折旧计提和扣除的税会差异。对于该项资产而言,在享受优惠政策的当年,对允许一次性扣除的金额与会计核算计提折旧金额之间的差额要进行纳税调减;在以后年度,则要对会计核算计提折旧的金额进行纳税调增。
此处主要列举小型微利企业常见扣除项目,具体扣除条件及相关要求可参考下文各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的填报要点。如企业发生其他扣除项目,可依据相关政策规定做纳税调整。
(二)涉及纳税调整的常见限额扣除项目清单
。。。。。。。。。。。。
附件: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指引(2025年).pdf(请在网页端打开)
陕西焦点聚光咨询有限公司 陕ICP备1801891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