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纳税人,如何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主表上体现加计抵减额?
发文时间:2019-08-23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收藏
589

为落实加计抵减政策,一般纳税人加计抵减额体现在主表第19栏“应纳税额”。对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纳税人,主表第19栏“应纳税额”栏按以下公式填写。

本栏“一般项目”列“本月数”=第11栏“销项税额”“一般项目”列“本月数”-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一般项目”列“本月数”-“实际抵减额”

本栏“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第11栏“销项税额”“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第18栏“实际抵扣税额”“即征即退项目”列“本月数”-“实际抵减额”

“实际抵减额”是指按照规定可从本期适用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的应纳税额中抵减的加计抵减额,分别对应《附列资料(四)》第6行“一般项目加计抵减额计算”、第7行“即征即退项目加计抵减额计算”的“本期实际抵减额”列。


我要补充
0

推荐阅读

案例解析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

《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明确生活性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87号)规定,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那么,如何确定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呢?如何计算加计抵减额呢?小编通过几个案例来对上述问题进行解析,希望能对大家的实务操作带来一定帮助。


  一、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应纳税额(以下称加计抵减15%政策)。


  解析


  《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公告)第七条规定: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以下称加计抵减政策)。(一)本公告所称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生活服务(以下称四项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


  结合39号公告和87号公告规定,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邮政服务、电信服务、现代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生活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


  二、本公告所称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是指提供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的纳税人。生活服务的具体范围按照《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财税〔2016〕36号印发)执行。


  解析


  《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财税〔2016〕36号印发):生活服务,是指为满足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需求提供的各类服务活动。包括文化体育服务、教育医疗服务、旅游娱乐服务、餐饮住宿服务、居民日常服务和其他生活服务。


  (一)2019年9月30日前设立的纳税人,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期间的销售额(经营期不满12个月的,按照实际经营期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自2019年10月1日起适用加计抵减15%政策。


  解析


  【案例1】某一般纳税人企业成立于2018年3月,经营范围包括物业服务、餐饮住宿服务和销售货物等。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提供四项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于2019年4月开始适用加计抵减10%政策。该纳税人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销售额共计2000万元,其中:货物销售额800万元,物业服务销售额700万元,餐饮住宿服务销售额500万元。


  解析:生活服务销售额占比=500/2000=25%<50%


  提供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没有超过50%,不能适用加计抵减15%政策,2019年10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仍然适用加计抵减10%政策。


  【案例2】某一般纳税人企业成立于2018年3月,经营范围包括物业服务、餐饮住宿服务和销售货物。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提供四项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于2019年4月开始适用加计抵减10%政策。该纳税人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销售额共计2000万元,其中:销售货物销售额500万元,物业服务销售额300万元,餐饮住宿服务销售额1200万元。


  解析:生活服务销售额占比=1200/2000=60%&>50%


  提供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2019年10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可以适用加计抵减15%政策。2020年是否能够适用,依据2019年相关数据确定。


  (二)2019年10月1日后设立的纳税人,自设立之日起3个月的销售额符合上述规定条件的,自登记为一般纳税人之日起适用加计抵减15%政策。


  解析


  【案例3】某企业成立于2019年10月1日,同月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经营范围包括物业服务、餐饮住宿服务和销售货物。2019年10月至2019年12月销售额共计1000万元,其中:货物销售额400万元,物业服务销售额200万元,餐饮住宿服务销售额400万元。


  解析:四项服务销售额占比=600/1000=60%&>50%


  生活服务销售额占比=400/1000=40%&<50%


  提供四项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提供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没有超过50%,2019年10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适用加计抵减10%政策,不能适用加计抵减15%政策。


  【案例4】某企业成立于2019年10月1日,同月登记为一般纳税人。经营范围包括物业服务、餐饮住宿服务和销售货物。2019年10月至2019年12月销售额共计1000万元,其中:货物销售额200万元,物业服务销售额200万元,餐饮住宿服务销售额600万元。


  解析:生活服务销售额占比=600/1000=60%&>50%


  提供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2019年10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可以适用加计抵减15%政策。


  (三)纳税人确定适用加计抵减15%政策后,当年内不再调整,以后年度是否适用,根据上年度销售额计算确定。


  解析


  【案例5】某一般企业成立于2018年10月1日,经营范围包括物业服务、餐饮住宿服务和销售货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销售额共计2000万元,其中:货物销售额400万元,物业服务销售额700万元,餐饮住宿服务销售额900万元。


  解析:四项服务销售额占比=1600/2000=80%&>50%


  生活服务销售额占比=900/2000=45%&<50%


  2019年,提供四项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提供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没有超过50%,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适用加计抵减10%政策,不能适用加计抵减15%政策。


  【案例6】某一般企业成立于2018年10月1日,经营范围包括物业服务、餐饮住宿服务和销售货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销售额共计2000万元,其中:货物销售额400万元,物业服务销售额200万元,餐饮住宿服务销售额1200万元。


  解析:生活服务销售额占比=1200/2000=60%&>50%


  2019年,提供生活服务取得的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超过50%,则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可以适用加计抵减15%政策。


  三、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应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的15%计提当期加计抵减额。按照现行规定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不得计提加计抵减额;已按照15%计提加计抵减额的进项税额,按规定作进项税额转出的,应在进项税额转出当期,相应调减加计抵减额。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15%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


  解析


  【案例7】某生活服务业一般纳税人,适用15%加计抵减政策。2019年10月,销项税额为150万元,可抵扣进项税额100万元,进项转出税额10万元,上期结转的加计抵减额余额5万元。此外无其他涉税事项。该纳税人当期应如何计算缴纳增值税呢?


  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15%=100×15%=15万元


  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10×15%=1.5万元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5+15-1.5=18.5万元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150-100-10=40万元


  抵减后的应纳税额=40-18.5=22.5万元


  【案例8】某服务业一般纳税人,适用15%加计抵减政策。2019年10月,销项税额为120万元,可抵扣进项税额100万元,进项转出税额10万元,上期结转的加计抵减额余额5万元。简易计税项目销售额100万元(不含税价,征收率3%。此外无其他涉税事项。该纳税人当期应如何计算缴纳增值税呢?


  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15%=100×15%=15万元


  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10×15%=1.5万元


  当期可抵减加计抵减额=上期末加计抵减额余额+当期计提加计抵减额-当期调减加计抵减额=5+15-1.5=18.5万元


  一般计税项目:


  抵减前的应纳税额=120-100-10=10万元


  抵减后的应纳税额=10-10=0


  加计抵减额余额=18.5-10=8.5万元


  简易计税项目:


  应纳税额=100×3%=3万元


  应纳税额合计=一般计税的应纳税额+简易计税的应纳税额=0+3=3万元


加计抵减政策即将到期,是否要做个筹划安排

01、加计抵减政策即将到期


  《关于深化增值税改革有关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 海关总署公告2019年第39号)规定:


  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自2019年10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5%,抵减应纳税额。


  按现有文件规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执行期限截止至2021年12月31日(这里的执行期限是指税款所属期)。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执行到期后,纳税人不再计提加计抵减额,结余的加计抵减额停止抵减。


  例如您在2021年11月所属期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二、加计抵减情况”第6列“期末余额”为20000元,该余额可在2021年12月所属期抵减应纳税额;若到2021年12月所属期申报抵减12000元,仍有加计抵减“期末余额”8000元,因政策在2021年12月31日到期,以后的所属期该余额不可再进行抵减。也就是说,若届时政策不延续,结余的8000元就白白浪费了!


  02、是否要做个筹划安排?


  如果公司平时进项税充足,加计抵减留有余额没有抵完,会体现在申报表附表四的期末余额栏次里。若届时政策不延续,结余的8000元就白白浪费了!年末的最后两个月,我们是不是可以适当的做一下筹划安排,尽量把前期加计抵减的余额用足,充分享受税收利益呢?在进项税充足的情况下,如果全部勾选,当月依然没有增值税应纳税额产生,那么加计抵减余额也就无法使用。所以我们可以测算一下,在销项税一定的情况下,根据前期留抵和加计抵减余额倒推一下当期勾选多少发票合适,能够让加计余额充分利用!也就是说不要把进项全部勾选,而是留足空间消化前期留下的加计数。


  没有期末余额的小伙伴还需要考虑吗?税喵提醒您,12月31日前的进项税额可以加计,所以更要催促业务员把该取得的发票都开回来啊!


  03、应计未计加计抵减额的,还可以补救吗?


  如果纳税人满足加计抵减条件,但未及时计提加计抵减额,允许纳税人在以后的申报期(政策执行期限内)补充计提加计抵减额。


  适用加计抵减政策的生产、生活服务业纳税人,可计提但未计提的加计抵减额,可在确定适用加计抵减政策当期一并计提,在申报时填写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四)》“二、加计抵减情况”第2列“本期发生额”中。


  没享受的要抓紧啦!


  04、加计抵减政策还会延续吗?


  增值税税率下调了好几次,但6%税率一直没有变化,为了共享减税降费,出台加计抵减政策,从这个角度看,背景没有变化。但政策是否延续,尚无定论,还是要提前做好准备!税喵也会持续跟踪,第一时间为您带来最新消息,请您关注!


小程序 扫码进入小程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