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财税[2019]2689号 北京市财政局 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关于公布北京市2015年度第十七批、2016年度第十五批、2017年度第十批、2018年度第八批和2019年度第三批取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单位名单的通知
发文时间:2019-12-30
文号:京财税[2019]2689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收藏
980

各区财政局、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各区(地区)税务局:

  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13号)和《北京市财政局 北京市国家税务局 北京市地方税务局转发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京财税[2018]851号)的有关规定,经研究,现将北京市2015年度取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单位名单(第十七批)、北京市2016年度取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单位名单(第十五批)、北京市2017年度取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单位名单(第十批)、北京市2018年度取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单位名单(第八批)和2019年度取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单位名单(第三批)予以公布。


  附件:

  1.北京市2015年度取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单位名单(第十七批)

  2.北京市2016年度取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单位名单(第十五批)

  3.北京市2017年度取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单位名单(第十批)

  4.北京市2018年度取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单位名单(第八批)

  5.北京市2019年度取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单位名单(第三批)


北京市财政局

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

2019年12月30日


  附件1


北京市2015年度取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单位名单(第十七批)

  1.中国黄金协会

  2.北京联慈健康扶贫基金会

  3.清华大学教育基金会


  附件2


北京市2016年度取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单位名单(第十五批)

  1.中华医学会

  2.中国国土经济学会

  3.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

  4.北京利星行慈善基金会

  5.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


附件3


北京市2017年度取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单位名单(第十批)

  1.北京结核病诊疗技术创新联盟

  2.中国医药物资协会

  3.北京圣商慈善基金会

  4.中国电子质量管理协会

  5.北京安国企业商会

  6.北京罗定企业商会

  7.北京信世界社会创新发展中心

  8.冶金文学艺术协会

  9.北京天真者公益发展中心


  附件4


北京市2018年度取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单位名单(第八批)


  1.北京德行天下传统文化发展中心

  2.中国老年保健协会

  3.北京百川公益基金会

  4.中国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

  5.北京市老龄产业协会

  6.北京环丁环保大数据研究院

  7.中国抗衰老促进会

  8.北京衡水企业商会

  9.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

  10.中国品牌建设促进会

  11.北京其普乐少年创意教育基金会

  12.北京环宇空间技术发展基金会

  13.北京力生心血管健康基金会

  14.北京开拓者公益发展中心

  15.中国控制吸烟协会

  16.北京雏菊花公益基金会

  17.北京市姜杰钢琴手风琴博物馆

  18.中国化工环保协会

  19.北京姚基金公益基金会

  20.中国内部审计协会

  21.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企业商会

  22.中国电力发展促进会

  23.北京中辰慈善基金会

  24.北京市晓更助残基金会

  25.北京幸福里慈善基金会

  26.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

  27.北京国典传承公益基金会

  28.中国免疫学会

  29.北京和平健康发展中心

  30.北京尤伦斯美术馆


  附件5


北京市2019年度取得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单位名单(第三批)


  1.北京黑龙江企业商会


  2.北京动漫游戏产业协会


  3.中国医药包装协会


  4.中国聋人协会


  5.北京如是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


  6.中国机械工业标准化技术协会


  7.中国手球协会


  8.北京加速公益基金会


  9.北京厚博孤独症人士关爱中心


  10.全国台湾研究会


  11.北京国科遥感技术与能源安全研究院


  12.北京富群社会服务中心


  13.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


  14.中关村中科科技创新发展基金会


  15.北京亚健康防治协会


  16.中国轴承工业协会


  17.北京归一心传统文化传播交流中心


  18.中国针织工业协会


  19.北京风雨同舟残疾人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


  20.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


  21.北京市华侨事业基金会


  22.北京小米公益基金会


  23.中国医院协会


  24.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5.中国核仪器行业协会


  26.中国旅游饭店业协会


  27.中国跆拳道协会


  28.中国展览馆协会


  29.北京永诚社区公益基金会


  30.北京绿化基金会


  31.中国植物营养与肥料学会


  32.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


  33.北京市奶业协会


  34.北京市三露厂职工生活保障资金管理协会


  35.北京铜陵企业商会


  36.北京童年一课助学发展中心


  37.北京立德未来助学公益基金会


  38.北京百越老年病研究基金会


  39.北京市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


  40.北京聚善公益基金会


  41.中国公证协会


  42.北京金十字公益基金会


  43.北京健和公益基金会


  44.北京母爱联盟慈善基金会


  45.北京市京潮公益基金会


  46.北京杰凯心血管健康基金会


  47.北京市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基金会


  48.南都公益基金会


  49.北京萤火虫爱心公益基金会


  50.北京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


  51.北京医院协会


  52.北京科学教育馆协会


  53.北京艾丰经济发展研究院


  54.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


  55.北京艺美公益基金会


  56.北京古都学会


  57.北京广西文化艺术促进会


  58.中国旅游协会


  59.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


  60.北京市美儿脊髓性肌萎缩症关爱中心


  61.中国纺织机械协会


  62.北京霞浦企业商会


  63.中国融资担保业协会


  64.北京海数网络安全技术研究中心


  65.北京润保芳德公益基金会


  66.北京阳光之路公益基金会


  67.北京市众安公益基金会


  68.北京奥运城市发展促进会


  69.北京明慈社会组织能力建设促进中心


  70.北京善源公益基金会


  71.北京温州企业商会


  72.北京蓝图公益基金会


  73.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


  74.北京观唐公益基金会


  75.北京赵炳南中医药传承基金会


  76.北京扬帆公益基金会


  77.北京华贸公益基金会


  78.北京无国界爱心公益基金会


  79.中国康复辅助器具协会


  80.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


  81.北京市高瓴公益基金会


  82.北京中和公益基金会


  83.北京潮商会


  84.中国兽医协会


  85.北京孙桂芝中医肿瘤研究所


  86.北京市体育总会


  87.北京孙桂芝公益基金会


  88.中国国际公共关系协会


  89.北京保健品化妆品协会


  90.中国慈善联合会


  91.北京彤馨慈善基金会


  92.北京华康公益基金会


  93.北京尚善公益基金会


  94.北京人防志联人民防空志愿者促进中心


  95.北京慈润公益基金会


  96.北京市红十字基金会


  97.北京中伦公益基金会


  98.中国小动物保护协会


  99.中关村海新联新兴产业促进会


  100.中国土地估价师与土地登记代理人协会


  101.北京华亚艺术基金会


  102.北京税收法制建设研究会


  103.北京新世纪当代艺术基金会


  104.爱佑慈善基金会


  105.北京信诺公益基金会


  106.北京癌症防治学会


  107.北京区块链技术应用协会


  108.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育基金会


  109.北京歌路营慈善基金会


  110.北京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励基金会


  111.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


  112.北京市成人教育学会


  113.北京证券业协会


  114.北京宏信公益基金会


  115.北京保险中介行业协会


  116.北京市绿色建筑促进会


  117.北京市市容环境卫生协会


  118.中关村中美精准医学科技研究院


  119.北京乾铭音乐公益基金会


  120.中关村现代节能服务产业联盟


  121.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


  122.北京市国际生态经济协会


  123.中国发明协会


  124.北京动善时新经济研究中心


  125.北京口腔医学会


  126.北京泰康溢彩公益基金会


  127.北京青年创业发展促进会


  128.中国淀粉工业协会


  129.北京市妇女菁英企业商会


  130.北京现代有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131.北京爱晚公益基金会


  132.首都民间组织发展促进会


  133.中国移动慈善基金会


  134.吴阶平医学基金会


  135.北京市鸿儒金融教育基金会


  136.北京战略与管理研究会


  137.北京弘道慈善基金会


  138.北京市金鼎轩公益基金会


  139.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140.中国科技大学北京校友会


  141.中关村联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


  142.北京迈动健康体医融合服务中心


  143.北京载道社工事务所


  144.华鼎国学研究基金会

推荐阅读

平台企业已接到信息报送通知,解读报送规定注意事项

编者按:《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自6月13日发布后,国家税务总局配套出台了《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互联网平台企业报送涉税信息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5年第15号)及其解读,对报送规定中涉及的报送主体、报送信息等予以明确,15号文件所附申报表涵盖了相关企业后台需要填列的信息。近期,已有部分MCN机构或平台经营的专业服务商,接到税务机关通知,要求通过后台填报企业信息及签约或服务的网络主播、主播收入信息。以下结合810号、15号文件,对报送规定的核心条款规定予以解读,以飨读者。

  一、哪些企业需要报送:不仅限于平台,还包括MCN机构等

  根据2025年第15号第一条规定,需要报送涉税信息的互联网平台企业,除了传统意义上理解的抖音、快手等直播平台;网络货运和灵活用工平台之外,还包括“其他为平台内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开展网络交易活动提供盈利性服务的平台”,该兜底条款,具体到征管实践中,主要指为达人提供各项经纪服务的MCN机构。目前已有部分地区要求MCN机构陆续填写提交平台内经营者的相关信息。如下图所示:在15号文件附件1《互联网平台企业基本信息报送表》中包括的“相关运营主体”即包含MCN机构,或大型MCN机构指定的运营服务商。

  下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相关运营主体”表内的运营类别列,包括了“款项结算、推广运营、物流仓储”等运营类别,因此涉及到的应当报送经营者信息的主体广泛,不仅包括负责主播直播、演艺等事务的MCN机构,还包括机构指定的负责具体运维、款项结算等的服务商。

1.png

  二、需要报送哪些信息

  (一)平台自身的基本信息

  如一中列表,就狭义的平台经营者信息而言,包括经营者的主体信息、名称及纳税人识别号,此外主要信息还包括业务类型,涵盖网络直播、灵活用工、网络货运、社交娱乐、生活服务等多个方面,该类平台主要有抖音、小红书、快手、微信视频号、京东、淘宝等,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灵活用工平台和网络货运平台也涵盖其中。

  此外,细分领域的服务商包括结算端、物流端等机构也应填列相关内容。

  (二)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信息

  根据15号文件附件2,经营者和从业人员主要需要填列主体信息和结算信息,包括纳税人识别号、名称、店铺标识码、网址链接等主体信息;以及结算账户的相关信息。此外,网络主播签约了专业服务机构的,还需要填写加入和退出直播服务机构的时间,以及直播人员服务机构的基本信息也需要填写。

  (三)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收入信息

  从收入类别来看,如果聚焦到网络主播,主要收入类型是销售货物取得的佣金分成收入,以及拍摄短视频取得的类广告收入,其他如特许权使用费等收入,在该列表中,对拍摄短视频取得的收入,列示在“从事其他网络交易活动取得的收入”列。

2.png

  从文件规定的收入概念来看,收入总额是指平台内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开展网络交易活动取得的销售款项。有企业对该收入数据中是否应填列线下取得的坑位费产生疑惑,因坑位费一般由主播或所属公司直接与客户签约,并由客户线下支付至主播所属公司,该部分收入实际上并不在互联网平台上体现,笔者认为该部分收入不属于此处应当填列的“销售货物收入”,原因在于,平台企业主要的报送信息义务还是围绕“网络交易”,基于网络,在平台上体现收支的数据,如包含线下的坑位费,也应当单独列示表格单独填列,否则该表格中填列的收入总额、退款金额数据会与平台上留存的结算账户内的数据记录不一致,从而导致数据出现偏差,税务机关对电商交易的监管和风险推送会参考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加重企业及税务机关的双向核对数据和解释负担。

  此外,为了保障线上销售、退货等的实现,对货物销售收入部分,基本上都会通过网络交易进行留痕,填列留痕的销售收入、退款金额能够涵盖主要的电商收入。实践中部分行业线下坑位费根据双方约定的ROI指数也存在畸高情形,不填列该部分收入是否会导致线下收入脱离税务机关监管?笔者认为,这部分交易实际上是双方达成的线下合作,平台无法监管,应由企业自负其责。当然,如果填列也应与直接反映的线上收入分别填列,便于税务机关后期风险模型设立时的取数等工作。

  (四)网络主播及合作方的涉税信息

  如果平台内经营者如主播,指定了关联公司、个体工商户等作为结算主体收入款项的,填列表7,列表7的主要内容相同,仅从结算方式这一源头上做区分,便于数据统计和分析工作。

  三、信息报送分布实施

  根据15号文件,对信息报送的时间和方式上,税务机关采用分布方式,在2025年7月1至30日完成平台企业的信息报送,这也是近期部分机构已经接到税务机关通知,要求报送企业信息的依据。

  根据规定,在10月1日至31日,需要平台企业首次报送平台内经营者的身份信息和收入信息。

  实践中,部分地区税务机关先行先试,要求平台企业除报送自身信息外,尝试要求企业报送新规发布之前的平台内经营者的收入信息。我们认为根据国务院令第810号第十二条规定,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在本规定施行前的涉税信息,互联网平台企业不需要报送,也即在2025年6月13日前的信息都不需要报送。

  四、互联网平台企业的税务协查配合义务

  根据新规,税务机关向互联网平台企业外调、协查经营者信息时,凭借依法出具的税务执法文书,平台企业有协助提供资料义务。但也应当关注的是,部分地区税务机关由于对直播行业缺乏监管和查处经验,在对平台企业检查时,会超出检查范围要求企业提交资料,加重互联网平台企业负担,在此呼吁检查组成员应当提升执法水平,在充分了解网络主播涉及业态、收入等的基础上,开展外调工作,提高执法效率,减少对被协查企业经营的影响。

  五、明确不配合报送的处罚责任、排除非平台原因的责任追究

  根据810号文件的第六条和第十条,对非平台企业责任导致的信息不真实、不准确和不完整的,不追究平台责任,对未按规定报送、瞒报谎报的,处以罚款等处罚。


依法依规申报境外所得 及时防范化解涉税风险​——专家解读境外所得申报纳税有关规定

近期,陆续有纳税人接到税务部门的短信和电话,提醒其依法申报境外所得并缴纳税款。有的纳税人接到提醒后存在疑问,比如:境外所得为什么要缴税,不申报有什么后果,境外炒股的亏损税务上怎么处理等。近日,相关专家就此问题进行了解读。

  境外所得申报纳税属于法定义务和国际通行规范

  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李娜表示,按照现行税法,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中国境内居住累计满183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这不仅是我国自1980年正式确立个人所得税制度以来一直坚持的课税原则,也是美国、德国、澳大利亚等主要经济体以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通行规范,体现了国家对居民纳税人的税收管辖权。我国税务机关提醒纳税人依法依规申报境外所得,有助于加强跨境税收监管、防范跨国逃避税行为和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取得境外所得应依法在次年自行申报纳税

  哪些境外所得应纳税?如何进行申报?对此,财政部、税务总局在2020年专门制发《关于境外所得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公告》等文件,对居民个人境外所得相关申报事宜进行了明确规定。

  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税收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何杨介绍,我国居民个人取得境外所得,例如:因任职、受雇、履约等在中国境外提供劳务取得的所得,从境外取得的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及转让境外的股票等财产取得的所得等,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一起申报纳税。在中国境外已缴纳的所得税税额,允许在抵免限额内从其该纳税年度应纳税额中抵免。

  为了便利纳税人网上办理境外所得申报,税务部门在自然人电子税务局WEB端和个人所得税App开通了境外所得申报功能。纳税人涉税事项较为复杂的,也可以到主管税务机关办税服务厅办理申报。

  对于纳税人非常关心的境外股票交易计税方式,何杨指出,财产转让所得按次征收,但考虑到股票交易有盈有亏,按纳税年度盈亏互抵后缴税可能更为合理,其他国家和地区通常也是按年计税。据了解,对于境外的股票交易,我国税务部门在征管操作中,允许纳税人按照纳税年度盈亏相抵,但不允许跨年互抵。

  对于部分纳税人收到税务部门提醒信息和短信,何杨表示,税务部门发现涉税问题线索后,一般会按照“提示提醒、督促整改、约谈警示、立案稽查和公开曝光”的“五步工作法”开展应对,这体现了税务部门宽严相济的执法理念。

  纳税人接到提醒后应积极响应配合,按照税务部门要求,对近年来境内外取得收入和申报纳税情况进行梳理,并整理好相关佐证材料。发现存在未申报或少申报收入的应及时办理申报;不存在未申报或少申报收入的,也应向税务部门说明情况并根据税务部门要求提供佐证材料。这样才能避免因存在税收风险且拒不配合被立案稽查。

  不依法申报境外所得需要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吉林财经大学税务学院院长张巍介绍,我国已参加国际间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制度(CRS),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现金融账户信息的自动交换,利用CRS可获取居民个人境外金融账户相关数据,通过与个人所得税申报数据比对,税务部门可精准有效发现少报境外收入的行为。

  对于有的纳税人存在“税务局不知道我的境外收入”“税务局不通知我就不用申报”“别人没缴我也不缴”等侥幸想法,张巍表示依法申报是纳税人的责任和义务,无论是否收到税务部门的提醒,纳税人都应该真实、准确进行纳税申报。今年3月底,湖北、山东、上海、浙江等税务部门发布对境外收入未依法申报个人所得税被查处的案例,充分体现了境外所得税收合规问题的重要性。

  张巍提醒广大纳税人,既不要听信不法中介所谓的“避税秘笈”或者“税务部门发现不了”等歪招逃税,也要防范不法中介打着“帮忙节税”的幌子借机敛财,有问题可直接联系税务部门进行咨询。个人未申报或未如实申报境外所得,都是税收违法行为,除了被要求补缴税款外,还会被加收滞纳金,情形严重的还可能被稽查部门立案检查,将面临税务处罚。

  有关专家也提醒广大纳税人,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虽然今年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期已结束,但纳税人如果发现自己此前申报存在问题,特别是少报、漏报境外所得的,要及时补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