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项名称】
个人所得税分期缴纳报告
【业务描述】
1.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一次性缴税有困难的,可合理确定分期缴纳计 划并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自发生上述应税行为之日起不超过 5 个公历年度内 (含)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
2.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向个人股东转增股 本时,个人股东一次缴纳个人所得税确有困难的,可自行制定分期缴税计划,由 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报告备案,在不超过 5 个公历年度内(含)分期缴纳。
3.高新技术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给予本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股权奖励,个人一次缴纳税款有困难的,可自行制定分期缴税计划,由企业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 报告备案,在不超过 5 个公历年度内(含)分期缴纳。
【设定依据】
1.《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个人非货币性资产投资有关个人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5]41号)第三条
2.《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将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关税收试点政策推广到全国范围实施的通知》(财税[2015]116号)第三条第一项、第四条第一 项
3《.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股权奖励和转增股本个人所得税征管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5年第80号)第三条
【办理材料】
1.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选择分期纳税的纳税人:
2.办理股权奖励分期纳税的企业:
3.办理转增股本分期纳税的企业:
【办理地点】
可通过办税服务厅(场所)办理,具体地点可从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 单列市)税务局网站“纳税服务”栏目查询。
【办理机构】
主管税务机关
【收费标准】
不收费
【办理时间】
即时办结
【联系电话】
主管税务机关对外公开的联系电话,可从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网站“纳税服务”栏目查询。
【办理流程】
【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注意事项】
1.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对报送材料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承担责任。
2.文书表单可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税务局网站“下载中心” 栏目查询下载或到办税服务厅领取。
3.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交的各项资料为复印件的,均须注明“与原件一致” 并签章。
4.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一次性缴税有困难的,应于取得被投资企业股 权之日的次月 15 日内合理确定分期缴纳计划并报主管税务机关备案。
5.中小高新技术企业以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资本公积向个人股东转增股 本时,企业应于发生转增股本的次月 15 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报告备案。
6.高新技术企业转化科技成果,给予本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的股权奖励,企业 应于发生股权奖励的次月 15 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报告备案。
7.个人以非货币性资产投资交易过程中取得现金补价的,现金部分应优先用 于缴税;现金不足以缴纳的部分,可分期缴纳。
8.个人在分期缴税期间转让其持有的全部或部分股权,并取得现金收入的, 该现金收入应优先用于缴纳尚未缴清的税款。
9.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包括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设立新的企业,以及以非货 币性资产出资参与企业增资扩股、定向增发股票、股权置换、重组改制等投资行 为。
10.纳税人以不动产投资的,以不动产所在地税务机关为主管税务机关;纳 税人以其持有的企业股权对外投资的,以该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为主管税务机关; 79纳税人以其他非货币资产投资的,以被投资企业所在地税务机关为主管税务机关。
11.可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相关技术人员是指经公司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决 议批准获得股权奖励的以下两类人员: (1)对企业科技成果研发和产业化作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包括企业内 关键职务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重大开发项目的负责人、对主导产品或者核心 技术、工艺流程作出重大创新或者改进的主要技术人员。 (2)对企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经营管理人员,包括主持企业全面生产经 营工作的高级管理人员,负责企业主要产品(服务)生产经营合计占主营业务收 入(或者主营业务利润)50%以上的中、高级经营管理人员。
12.纳税人享受非货币性资产投资分期缴税政策期间需要变更原分期缴税计 划的,应重新制定分期缴税计划,并向主管税务机关重新报送备案;纳税人享受 股权激励或转增股本分期缴税政策期间需变更原分期缴税计划的,应重新制定分 期缴税计划,由扣缴义务人向主管税务机关重新报送备案。
13.扣缴义务人在填写《个人所得税扣缴申报表》时,应将纳税人取得股权 奖励或转增股本情况单独填列,并在“备注”栏中注明“股权奖励”或“转增股 本”字样。
14.纳税人在分期缴税期间取得分红或转让股权的,扣缴义务人应及时代扣 股权奖励或转增股本尚未缴清的个人所得税,并于次月 15 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 申报纳税。
【基本规范】
1.受理 办税服务厅接收资料,核对资料是否齐全、是否符合法定形式、填写内容是 否完整,符合的即时受理;对资料不齐全、不符合法定形式或填写内容不完整的, 当场一次性告知应补正资料或不予受理原因。
2.办理 按照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报送材料录入数据。根据信息系统的提示信息,提 醒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更正纠错。
3.反馈 办理结束后,在文书表单上加盖印章,一份返还纳税人、扣缴义务人。
4.归档 将资料进行归档。不得将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的办理材料用于与政务服务无 关的用途。
【升级规范】
1.税务机关提供在电子税务局办理个人所得税分期缴纳报告服务。
2.取消证明材料、说明材料、企业计划、财务报表资料报送,改为留存备查。
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指引(2025年)
目录
01 政策提示及操作指引
07企业基础信息表及表单选择
14纳税调整明细表
38税收优惠明细表
42企业所得税年度纳税申报主表
47弥补亏损明细表
01 政策提示及操作指引
一、政策提示
(一)小型微利企业重点政策提示
1. 2024 年小型微利企业的判断标准
2019 年以后,小型微利企业的判断标准如下(需同时满足):
(1) 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
(2) 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
(3) 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
(4) 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
其中:
资产总额:指资产总额的全年季度平均值。季度平均值=(季初值+季末值)/2,全年季度平均值 = 全年各季度平均值 /4。
从业人数:指全年季度平均从业人数(计算方法同上)。从业人数是指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的职工人数和企业接受的劳务派遣用工人数之和。
2.2024 年小型微利企业重点所得税优惠政策
(1)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
① 2023年1月1日至 2027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 25%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 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12号)
② 分支机构不能单独享受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企业设立不具有法人资格分支机构的,应当汇总计算总机构及其各分支机构的从业人数、资产总额、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依据合计数判断是否符合小型微利企业条件,由总机构汇总计算应纳税款,并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6号)
③ 从事国家限制和禁止行业的企业不能享受小微企业政策,如纳税人生产经营情况发生变化,以后年度符合了相关政策享受条件,应先修改相关行业后,再申报享受相关政策。
(2)研发费用加计扣除优惠政策
企业开展研发活动中实际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自2023年1月1日起,再按照实际发生额的 100% 在税前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自2023年1月1日起,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200%在税前摊销。具体享受条件及相关要求请按照《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完善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7号)等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
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按照文件规定需符合相应条件或由相关管理部门进行清单认定,不符合相应条件的小微企业不能享受有关政策。
(3)设备、器具一次性扣除
企业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23年第37号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新购进的设备、器具,单位价值不超过5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不再分年度计算折旧。
选择享受一次性扣除优惠政策,会带来折旧计提和扣除的税会差异。对于该项资产而言,在享受优惠政策的当年,对允许一次性扣除的金额与会计核算计提折旧金额之间的差额要进行纳税调减;在以后年度,则要对会计核算计提折旧的金额进行纳税调增。
此处主要列举小型微利企业常见扣除项目,具体扣除条件及相关要求可参考下文各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的填报要点。如企业发生其他扣除项目,可依据相关政策规定做纳税调整。
(二)涉及纳税调整的常见限额扣除项目清单
。。。。。。。。。。。。
附件: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年度申报指引(2025年).pdf(请在网页端打开)
陕西焦点聚光咨询有限公司 陕ICP备1801891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