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财税[2023]14号 贵州省财政厅 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税务局关于确认凯里市红十字会等群众团体2024年度—2026年度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公告
发文时间:2023-12-22
文号:黔财税[2023]14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收藏
745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有关规定,按照《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通过公益性群众团体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事项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1年第20号)和《贵州省财政厅 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税务局关于通过公益性群众团体的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有关事项的公告》(黔财税[2021]34号)有关要求,现将2024年度—2026年度符合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的群众团体第二批名单公告如下:


  1.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红十字会


  2.凯里市红十字会


  3.黄平县红十字会


  4.施秉县红十字会


  5.三穗县红十字会


  6.镇远县红十字会


  7.岑巩县红十字会


  8.锦屏县红十字会


  9.剑河县红十字会


  10.贵州省台江县红十字会


  11.黎平县红十字会


  12.榕江县红十字会


  13.从江县红十字会


  14.雷山县红十字会


  15.麻江县红十字会


  16.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红十字会


  17.贵州省兴义市红十字会


  18.安龙县红十字会


  19.普安县红十字会


  20.晴隆县红十字会


  21.贞丰县红十字会


  22.册亨县红十字会


  23.望谟县红十字会


  24.兴仁市红十字会


  25.六盘水市红十字会


  26.安顺市红十字会


  27.遵义市红花岗区红十字会


  28.余庆县红十字会


  29.凤冈县红十字会


  30.仁怀市红十字会


  31.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红十字会


  32.贵州省天柱县红十字会


  33.丹寨县红十字会


贵州省财政厅


国家税务总局贵州省税务局


2023年12月22日


推荐阅读

聊聊“小店”税事

路边的杂货铺、楼下的蔬果店、街角的洗衣房、“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小餐馆……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众多“小店”,它们的经营者是“自然人”,一个老板,或是一个老板+几个雇员,支撑着人间烟火气,填充着生活的方方面面,为人们的生活提供着极大便利。

  根据民法典,自然人从事工商业经营,经依法登记,为个体工商户。它们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税收有着密切联系。今年9月是第四届“全国个体工商户服务月”,多个政府部门携手为个体工商户搭建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力争“聚力赋能、个个精彩”。

  小店,对百姓生活和经济发展不可或缺

  个体工商户是我国数量最多的经营主体。截至2024年11月底,我国实有登记注册经营主体数量1.89亿户,其中个体工商户数量超1.25亿户。这些个体工商户广泛分布在各行各业,是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毛细血管”和市场“神经末梢”。我们在网上“淘宝”、在直播间网购,都少不了与个体工商户打交道。它们为居民提供日常所需、吸纳就业、推动消费,是经济循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个体工商户从开店筹备到日常经营,再到扩大发展,每一个环节都有税收的“参与”。一家个体工商户想要开始正式经营,不仅要在市场监督管理局取得营业执照,还需在税务局进行税务信息确认,并按照税法规定按期申报纳税。

  小店日常经营,少不了“税”字

  税收征管法、个人所得税法,以及2026年1月1日即将施行的增值税法等税法体系,为个体工商户依法履行纳税义务提供了法律依据。

  按照我国税法规定,个体工商户需核定增值税及附加税费,以及个人所得税(经营所得)等税种。如果经营特殊行业,如销售金银首饰、铂金首饰和钻石及钻石饰品等需在零售环节缴纳消费税的产品,则需核定消费税税种;如经营台球厅等提供娱乐服务的行业,则需缴纳文化事业建设费。如果个体经营者将个人所有的房产用于营业,还应核定房产税税种和城镇土地使用税税种。

  在个体工商户的日常经营中,无论是现金收款还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平台收款,属于经营收入的都应按照规定进行纳税申报。自2024年12月1日全国推广应用全面数字化电子发票后,个体工商户可以在电子税务局自行开具数电票。按规定进行纳税申报不仅是履行纳税义务的必要,也是保障自身合法经营的体现。按期申报既是合法经营的基础,也让经营者可以更加合理、及时地享受税收优惠政策。

  个体工商户一般为小规模纳税人,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无需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经营者在采购原材料、租赁经营场所时产生的支出,如取得合法有效的凭证,可以作为计算个人所得税时的成本进行抵扣。

  以小区楼下比较常见的“夫妻店”早点摊为例,老板每月卖出的早点收入就是总收入。而买菜、租店面、买餐巾和一次性餐具的钱,以及水电费等合理开销,都是他的成本。用收入减去成本,剩下的利润部分按照相应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

  政策支持助力“小店”变“老店”

  个体工商户之所以是最适合“小本经营”的经营类型,不仅因为其投入少、注册成立方便,还因为国家针对个体经营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政府部门不断优化相关服务举措,帮助个体工商户“成长壮大”。

  大部分个体工商户作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可享受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免征增值税,以及增值税3%征收率减按1%征收率征收的优惠政策。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200万元的部分,减半征收个人所得税。个体工商户还享受减半征收“六税两费”的优惠政策,包括资源税(不含水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这些优惠政策对于刚起步的小店铺来说,能够大大减轻其负担。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9.9万亿元。在各类经济主体中,包括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内的民营经济纳税人,新增减税降费7.2万亿元,占比达到72.9%。

  随着个体工商户经营规模逐渐扩大,经营者如果想要扩大规模,转为企业经营,也可以办理“个转企”业务。今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税务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高效办成个体工商户转型为企业“一件事”加大培育帮扶力度的指导意见》,优化“个转企”办理流程。“个转企”业务不仅办理流程更加便捷,还可以保留成立时间和字号。如果个体工商户持有的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食品生产许可证、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行政许可证件仍在有效期内,并且经营场所、许可范围等实质审批条件未发生变化的,可以换发新证后延续使用。变更经营类型后品牌积累的商誉不会中断,有利于个体工商户从“小店”成长为“大店”“老店”。

建议明确增值税“境内”和“不经常发生”等定义

增值税法实施条例作为一部行政法规,是为执行增值税法的规定而制定的相关事项。因此,笔者认为,条例首先应当对增值税法不够明确的事项进行补充说明;其次,尽量保持现行增值税政策的平移,立法前后不宜有剧烈变化,以保证顺利实施;最后,要对条例的作用有准确的认知,条例不宜过于复杂和庞大,它不可能把所有增值税政策一网打尽,过于专业的出口退税办法、过于庞杂的税目解释、尚未稳定还在不断改革中的新政策、特例政策等,都应授权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制定具体政策,但对一些常用专业词语的定义,建议尽可能在条例中予以明确。

建议明确“境内”的定义。《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境口岸免税店有关增值税政策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8]81号)曾经定义“境内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以内”,后来这条被废止了。由于《关于开展赋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65号)发布之后,不仅关境之内,连境内关外也可能存在增值税纳税人,因此,“境内”的定义须从“关境以内”扩展到“境内关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试点纳税人”。

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的全国性法律”,增值税法不在附件三列举之中,因此增值税法不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同理,澳门也不实施增值税法。所以,增值税法实施条例的“境内”定义,建议注明“不包括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建议明确“不经常发生”的定义。例如每个月不超过4次,或者1年累计不超过10次,或者像《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旅店业和饮食业纳税人销售非现场消费食品增值税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17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国家电网公司购买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电力产品发票开具等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32号)给出明确列举。

笔者认为,一般纳税人登记办法比较复杂,不必在条例中详细规定,可授权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具体政策,也不宜硬性规定“自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当期起按照一般计税方法计算缴纳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核算水平低下,超标之后按一般计税方法计税,需要时间招聘合格的财务人员完成这个核算,因此,现有一般纳税人登记办法规定“生效之日,是指纳税人办理登记的当月1日或者次月1日,由纳税人在办理登记手续时自行选择”,笔者建议继续由纳税人自行选择登记当月或次月开始一般计税。

建议明确“报关出口日期”“货物报关出口的当日”的定义。普通会计和税务干部对此都不熟悉,海关定义“出口日期”为“运载出口货物的运输工具办结出境手续的日期”。为明确政策口径,笔者建议增加一款“报关出口日期、货物报关出口的当日,为海关《出口货物报关单》上的出口日期”。

(作者单位:国家税务总局新昌县税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