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税函[2004]1193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03年度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情况的通报
发文时间:2004-10-22
文号:国税函[2004]1193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收藏
58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广东省、深圳市地方税务局:

  2003年度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以下简称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经过各方的共同努力较圆满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一、基础数据

  (一)税务登记及开业户数。截止2003年底,在华企业税务登记户数187552户,其中分支机构15206户;投产开业户数150724户,比上年同期增加15190户,开业面87.46%。

  (二)参加汇算清缴户数及汇算面。在实际办理的税务登记户数中,扣除分支机构、处于筹建期和非正常企业等各种原因不参加汇缴的36828户,应参加汇算清缴户数150724户,实际参加150724户,汇算清缴面为100%。

  (三)征收方式。在参加汇算清缴的150724户企业中,按查账征收的有138669户,占总户数的92%;按核定利润率征收的有5841户,占3.88%;按经费支出换算收入征收的有6214户,占4.12%。

  (四)盈利企业户数及盈利面。本年度盈利企业79931户,比上年同比增加9218户,盈利面为53.03%,比上年提高0.86个百分点;盈利企业中有25576户是当年利润弥补以前年度亏损不足户,即应纳税所得额为零的企业,从而没有缴纳所得税款,该类企业占全部盈利户数的32%.若剔除盈利弥亏后利润为零的企业,则盈利并纳税企业占总户数的比例为43.43%。

  (五)亏损企业户数及亏损面。本年度亏损企业70793户,比上年增加5972户;亏损面46.97%,同比下降0.86个百分点。亏损企业中有出口业务的21225户,占亏损总户数的29.98%。

  (六)企业总收入及出口收入。本年度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2114.27亿元,比上年增长34.48%,增加了12.67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收入17469.69亿元,比上年同比增长64.73%,对外依赖度为28.13%,比上年同期增加5.21个百分点。

  (七)实际缴纳的所得税款。盈利企业利润总额为5313.3亿元,比上年增加1151.57亿元,增幅27.67%;需要弥补以前年度亏损额为396.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35亿元;考虑以前年度的税收调整因素,全年实际应纳税所得额为4938.39亿元,比上年增长30.28%;实际缴纳所得税683.41亿元,比上年增加92.85亿元,增长15.72%。

  (八)预缴税款。预缴企业所得税税额为618.72亿元,预缴率为90.53%,比上年同期提高3.88个百分点。

  (九)汇算清缴补税与退税。汇算清缴结束后,应补企业所得税106.76亿元,应退企业所得税42.07亿元,净补企业所得税64.69亿元。

  (十)减免税户数及金额。在79931户盈利的企业中,享受所得税优惠的25373户。其中,免税企业12976户,减半征收企业11473户,减率征收企业842户,其他优惠82户,减免税面为31.74%.全额征收企业28982户,占全部盈利户数的36.26%;全年减免税额478.19亿元。征免比例为69.97%,比上年提高12.17个百分点。

  (十一)税负。企业所得税税收负担率平均为13.90%,比上年下降2.16%。

  二、主要工作尽管2003年度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汇算清缴报表、申报软件和汇算清缴软件都作了一定程度的修改,汇算清缴工作量较往年有所增加,但各地在总结以前年度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不仅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而且在实际工作中采取切实措施,从而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一)修订申报表,提高报表的质量和可操作性。涉外企业自2002年度起执行新的企业会计制度,与此相适应,总局对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做了修改,从实施的情况看,各地税务机关和企业普遍反映修订后的企业所得税申报表直观明了、填列方便、表间逻辑性强、实用性较高,同时弥补了原设计上的一些漏洞,从而能较为真实、全面地反映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活动,提高了企业申报的质量,也有利于税务机关审核评税。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汇算清缴工作时效。为保证新修订的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填报工作顺利运转,各地采取一级培训一级、层层培训的办法,保证基层一线征管人员能够尽快掌握汇算清缴的相关政策;在抓好内部培训的同时,各地还因地制宜采取多种形式对外广泛开展税法宣传和纳税辅导,向纳税人仔细讲解申报程序、各项税收政策和申报软件,从而使基层税务机关和企业能够熟练掌握新修订的申报表和软件操作技术,提高了汇算清缴工作的时效。

  (三)实施审核评税,提高汇算清缴工作质量。申报结束后,各级税务机关严格按规定对企业报送资料实施案头审计或审核评税,共对19649户企业进行了调整,占汇算户的13.04%,调增实际应纳税所得额88.02亿元、实际应纳所得税额11.27亿元,调减亏损总额35.43亿元。主要调整项目为新企业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差异造成的一些减值准备、工资福利费、未经批准提取的坏帐准备、财产损失、交际应酬费、滞纳金或罚款、非公益性捐赠、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以及非法凭证和其他一些项目。通过审核评税的实施,企业报送年度汇算资料的规范性、数字逻辑性以及自行调整的自觉性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提高了汇算质量。

  三、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通过汇总各地汇算清缴工作总结和相关数据,发现少数地区的汇算清缴工作和日常的税收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数据差错现象较为普遍。很多省(市)反映,在复核各基层税务机关上报企业报表中发现相当部分的错误信息和疑点问题,有些是基层税务干部业务不熟没有发现所致,但更多的是基层税务干部没有认真审核企业上报资料所致。

  (二)日常管理力度偏弱。一是各地对分支机构的管理力度普遍薄弱。主要表现为总机构在开具汇总申报所得税证明时,列示的分支机构资料过少。二是对企业费用列支的审核力度不够。有些企业出于经营业绩考虑,不按税法规定的年限摊销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开办费等),采取在减免税年度不摊或少摊、不列或少列费用,在全额征税年度再进行摊销(列支)费用,扰乱了正常的纳税申报秩序。三是餐饮、房地产业税收管理质量较低。2003年度汇算清缴中,餐饮、房地产行业的亏损面较大,其最主要的问题是对企业的收入、成本、费用核算的控管力度不足。

  针对以上问题,总局要求各地进一步加大对企业所得税的管理力度。一是做好取消审批项目的后续管理工作。各地应加大对取消涉外企业税务行政审批项目的后续管理力度;二是进一步加强日常管理。各地可以以申报表的数据和申报资料为基础,制订涉外企业所得税审核评税操作规程和所得税日常管理办法,做好事前和事后监督管理;三是继续做好培训工作。各地应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税务干部的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干部业务素质;四是充分挖掘并发挥汇算清缴数据的效用。各地应逐步建立健全有关行业利润率信息库,探索企业所得税与收入、成本、费用、利润、减免税等相关指标的关联度,探索一套较为科学的收入分析机制;五是认真做好亏损企业调研和反避税工作。各地应继续对亏损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在掌握企业亏损真实原因的基础上,加大对连续多年亏损且出口收入较多的常亏不倒户的反避税工作力度,全面有效地堵塞因假亏所造成的税收收入流失的漏洞。

  对这次汇算清缴工作,各地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培训,优化服务,规范程序,严格审核。从各地上报资料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税法宣传辅导力度、征管基础工作和汇算清缴工作报告质量等方面综合评定,成绩较为突出的单位有(排名不分先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黑龙江、吉林、山东、江苏、福建、浙江、江西、湖北、广东、广西、河南、海南、重庆、四川、陕西、青岛、厦门、大连等省(市)国家税务局。希望各地认真总结2003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经验,发扬成绩,克服不足,进一步规范企业所得税管理,切实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水平。

推荐阅读

企业支付并承担旅游费的财税处理


在实务中,企业可能基于奖励或集体福利等因素,企业组织员工旅游,由企业支付并承担全部或部分旅游费。对于这类旅游费支出,企业很多财务人员对其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处理存在困惑。


1.旅游费支出对应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旅游费支出中包括往返机票等旅客运输发票,以及可能旅行社开具了旅行服务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根据财税[2016]36号附件1第二十七条规定,作为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支出取得进项税额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因此,对于旅游费支出中取得的进项税额是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


2.旅游费支出的税前扣除问题


旅游费支出的税前扣除,各地税务局存在执行口径的差异。


河北税务:根据《河北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印发<企业所得税若干政策问题解答>的通知》(冀国税函[2013]161号)第十二条规定:企业为职工支付的旅游费能否作为职工福利费列支?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第三条关于职工福利扣除问题规定,企业发生的旅游费支出,不能作为职工福利费列支。


河南税务(2021-04-23)答复:单位组织全体员工旅游的费用不符合企业职工福利费扣除范围,不能作为职工福利费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山东税务(2020-01-02)答复:根据企业所得税法及相关政策规定,企业组织员工进行旅游活动发生的费用,与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不得在税前扣除。


厦门税务(2021-04-27)答复:你司为员工集体免费提供的旅游费,按规定扣缴个人所得税后,如确实是为企业全体属于职工福利性质的费用支出目的,且符合《税法》规定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以及对支出税前扣除合法性、真实性、相关性、合理性和确定性要求的,可以作为职工福利费按规定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苏州税务:《苏州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做好2009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通知》(苏州地税函[2009]278号)第6个问答:“问:企业组织职工旅游发生的费用支出能否列入职工福利费,按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14%的比例税前扣除?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3号)规定,职工福利费包括为职工卫生保健、生活、住房、交通等所发放的各项补贴和非货币性福利。从组织职工旅游的性质来看,其具有缓解工作压力,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的积极意义,因此,企业组织职工旅游发生的费用支出暂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范畴,并按照税收规定扣除。如果企业以职工旅游的名义,列支职工家属或者其他非本单位雇员所发生的旅游费,则属于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支出,不得纳入职工福利费管理,也不得税前扣除。”


更多税务局执行口径就不再逐一列举,企业在面对旅游费支出时需要搞清楚企业所在地税务局的执行口径。对于当地税务局执行口径是不得税前扣除或不得以“福利费”税前扣除的,可以转换为奖励等进行规避。


3.旅游费支出的会计处理


公司支付的旅游费如何进行会计处理,需要区分参加旅游人员的性质,根据不同的税务处理做出不同的会计处理。


(1)旅游参与人属于公司员工


个人所得税:公司以奖励等名义提供旅游费,公司员工参与的,应将旅游费并入员工的工资,并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①当地税务局执行口径是不得税前扣除或不得以福利费税前扣除的


会计核算上直接按照“工资薪金支出”进行核算,税前扣除并按照“工资薪金支出”申报扣除,可以全额扣除。不能直接以“管理费用”或“职工福利费支出”进行扣除。


支付旅游费:

借:其他应收款——XX员工

贷:银行存款

说明:支付旅游费时,直接体现为代员工支付的费用。


在当月实际发放工资时,将代垫的旅行费作为奖励金额加入员工的税前收入中并作为工资发放,同时在税后扣除代垫款项:

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贷:银行存款

应付职工薪酬——五险一金个人部分

其他应收款——XX员工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


②当地税务局执行口径可以福利费税前扣除的


计提福利费:

借:管理费用——福利费等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实际支付旅游费时: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贷:银行存款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也可暂时不确认,待合并工资计算后再确认)


(2)旅游参与人属于公司雇员以外的营销人员


依照财税[2004]11号规定,对商品营销活动中,企业和单位对营销业绩突出人员以培训班、研讨会、工作考察等名义组织旅游活动,通过免收差旅费、旅游费对个人实行的营销业绩奖励(包括实物、有价证券等),对企业雇员其他人员享受的此类奖励,应作为当期的劳务收入,按照“劳务报酬所得”项目征收个人所得税。


对于企业营销过程发生的外部人员免费旅游,通常不在双方营销服务协议中,且虽然财税[2004]11号作为外部人员的劳务收入,但是外部人员通常也不会提供对应的劳务费发票,因此不能计算为佣金。如果当地税务局执行口径没有明确规定旅游费不得税前扣除的,可以按照“业务招待费”进行税前扣除,按照计算扣除限额。


借: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业务招待费

贷:银行存款等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按“劳务报酬所得”计算)


通常由于不会向免费参与旅游的企业雇员以外的营销人员收取个人所得税,需要把支付的旅游费换算为包含个人所得税的金额,再计入“业务招待费”。如果当地税务局执行口径明确规定旅游费不得税前扣除的,即使会计核算计入“业务招待费”也不得税前扣除,在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时需要全额纳税调增。


对于企业营销过程发生的外部人员免费旅游,在双方营销服务协议中有明确的约定(比如超额完成某业绩指标的),且对方按照劳务费提供了等额的税务局代开发票,可以作为佣金支出按照财税[2009]29号等规定进行税前扣除。在此种情况下,企业支付旅游费实际上等于代垫费用。


借:其他应收款——XX营销人员

贷:银行存款


在实际支付营销人员当月报酬和收到对方在税务局代开发票时:

借:销售费用——佣金

贷:银行存款

其他应收款——XX营销人员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按“劳务报酬所得”计算)


(3)旅游参与人属于公司员工家属


有些公司会安排员工家属免费参与旅游,其实质也是对公司员工的鼓励与奖励,因此应视为是该员工的奖励所得,应并入该员工的工资薪金,按照“工资薪金所得”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

具体处理,参见前述“(1)旅游参与人属于公司员工”。


(4)旅游参与人属于公司关系户或促销抽奖中奖者


公司为了维护客情关系,邀请公司客户等参与免费旅游,属于一种交际薪酬行为。除当地税务局执行口径明确规定旅游费不得税前扣除外,支付的旅游费应按照“业务招待费”在企业所得税税前进行扣除。


另外,部分企业也经常把免费旅游作为促销噱头,把旅游指标用于抽奖。


个人所得税:《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个人取得有关收入适用个人所得税应税所得项目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74号)第三条规定:企业在业务宣传、广告等活动中,随机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包括网络红包,下同),以及企业在年会、座谈会、庆典以及其他活动中向本单位以外的个人赠送礼品,个人取得的礼品收入,按照“偶然所得”项目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但企业赠送的具有价格折扣或折让性质的消费券、代金券、抵用券、优惠券等礼品除外。


因此,对于免费提供旅游的,应按照“偶然所得”扣缴个人所得税。实务中,通常不会向旅游参与人收取税金,而是由企业自行承担。

借:管理费用——业务招待费(招待关系户)

销售费用——业务宣传费(促销)

贷:银行存款等

应交税费——应交个人所得税(按“偶然所得”)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会计核算无论是计入“业务招待费”,还是“业务宣传费”,都必须收集并留存相关证明材料,用于证明该项旅游费支出是跟企业的收入具有相关性,否则即便是当地税务局没有明确规定旅游费不得扣除的,也可能存在后期被税务局稽查而不予认可的风险。


企业购买“结构性存款”的账务处理


一、结构性存款属于投资理财还是企业存款


保本的我们一般计入“存款”,所获得收益计入“利息收入”;不保本的我们视作理财,计入“投资性金融资产”,亏损与盈利计入“投资收益”。事实上,结构性存款是在普通存款的基础上,通过运用利率、汇率产品,来获取收益,达到增值目的的一种创新存款。它属于理财产品当中的一种。结构性存款是在存款的基础上嵌入金融衍生工具,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等的波动挂钩,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更高收益。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结构性存款并不保本,是有可能出现亏损的一种理财。它通过期权与固定收益产品间的组合,使得结构性产品的投资报酬与连接到标的关联资产价格波动产生联动效应,虽然这种金融衍生品出现亏损的概率并不高,但却并不保本。


《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银保监办发[2019]204号)第一条规定,本通知所称结构性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嵌入金融衍生产品的存款,通过与利率、汇率、指数等的波动挂钩或者与某实体的信用情况挂钩,使存款人在承担一定风险的基础上获得相应的收益。


结构性存款因为其有“存款”两个字,一直存在账务处理的争议。很多会计认为结构性存款就是存款,应当计入“银行存款”科目下。不过我们通过上面研究结构存款是什么得知,结构性存款是理财产品,不属于存款,不适用进入“银行存款”。


其实在2021年, 财政部、国资委、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 切实加强企业2020年年报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明确,企业持有的结构性存款,应记入“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并在资产负债表中“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列示。


例:2021年,甲企业买入结构性存款200万元。分录如下: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00万

贷:银行存款 200万


2021年底该笔结构性存款获益 15万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15万

贷:公允价值损益 15万


2022年10月 以220万出售该比资产


借:银行存款 220万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200万


交易性金融资产—— 公允价值变动 15万

投资收益 5万


二、“结构性存款”涉增值税处理


1、免增值税


根据结构性存款的性质,我们知道,结构性存款并不是存款,而是一种理财产品,属于不保本理财。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明确金融 房地产开发 教育辅助服务等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40号)第一条规定,《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财税[2016]36号)第一条第(五)项第1点所称“保本收益、报酬、资金占用费、补偿金”,是指合同中明确承诺到期本金可全部收回的投资收益。金融商品持有期间(含到期)取得的非保本的上述收益,不属于利息或利息性质的收入,不征收增值税。


2、所得税


结构性存款属于“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其在未出售前的收益并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应在资产负债表日调减纳税额,计“递延所得税负债”,待出售时转回“递延所得税负债”调增纳税额。


小程序 扫码进入小程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