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出口企业收汇时使用欧元,但是出口报关单上误以人民币体现,是否会影响后续出口退税?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退(免)税申报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8年第16号)规定:“八、出口企业申报退(免)税的出口货物,应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出口企业申报出口货物退(免)税提供收汇资料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30号,以下称’30号公告’)的规定在出口退(免)税申报截止之日前收汇,未按规定收汇的出口货物适用增值税免税政策。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出口企业,在申报出口退(免)税时,须按照30号公告的规定提供收汇资料:


  (一)出口退(免)税企业分类管理类别为四类的;


  (二)主管税务机关发现出口企业申报的不能收汇原因是虚假的;


  (三)主管税务机关发现出口企业提供的出口货物收汇凭证是冒用的。


  上述第(一)种情形自出口企业被主管税务机关评定为四类企业的次月起执行;第(二)种至第(三)种情形自主管税务机关通知出口企业之日起24个月内执行。上述情形的执行时间以申报退(免)税时间为准。


  出口企业同时存在上述两种以上情形的,执行时间的截止时间为几种情形中的最晚截止时间。”


  因此,若属于上述文件规定的企业,在申报出口退(免)税时,须按照规定提供收汇资料。其他企业日常申报出口退(免)税时,须在退(免)税申报期截止之日内收汇,除规定情形的应报送《出口货物不能收汇申报表》外。此外,相关涉及出口货物收汇政策问题可向外汇管理部门咨询。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0-06-08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答疑纳入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的餐饮企业购入的大闸蟹上捆了绳子,采用成本法计算农产品耗用率时,农产品外购金额是否包括绳子的价格?

答:根据《福建省财政厅福建省国家税务局关于发布<福建省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暂行实施办法>的通知》(闽财税〔2017〕40号)规定:“第十条采用成本法核定的,当期允许抵扣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是依据试点纳税人年度会计核算资料,按耗用农产品的外购金额占生产成本的比例(以下称农产品耗用率)、当期主营业务成本和扣除率计算得出。


  (一)成本法计算公式为:


  当期允许抵扣农产品增值税进项税额=当期主营业务成本×农产品耗用率×扣除率/(1+扣除率)


  农产品耗用率=上年投入生产的农产品外购金额/上年生产成本


  ……


  (二)采用成本法计算农产品耗用率时,农产品外购金额不包括:


  1、不构成货物实体的农产品(包括包装物、辅助材料、燃料、低值易耗品等);


  ……”


  外购大闸蟹(包括捆绑的绳子)是作为构成货物(服务)实体的农产品,因此,采用成本法计算农产品耗用率时,农产品外购金额包括捆大闸蟹的绳子的价格。另外,购买大闸蟹时,通常将大闸蟹和绳子合并计算价格,未单独列明绳子的价格。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0-06-08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答疑购买方上期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并申报转出进项税额,本期撤消信息表后,是否可以将进项税额转回?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红字增值税发票开具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47号)规定:“一、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以下简称‘专用发票’)后,发生销货退回、开票有误、应税服务中止等情形但不符合发票作废条件,或者因销货部分退回及发生销售折让,需要开具红字专用发票的,按以下方法处理:


  (一)购买方取得专用发票已用于申报抵扣的,购买方可在增值税发票管理新系统(以下简称‘新系统’)中填开并上传《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表》(以下简称《信息表》,详见附件),在填开《信息表》时不填写相对应的蓝字专用发票信息,应暂依《信息表》所列增值税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待取得销售方开具的红字专用发票后,与《信息表》一并作为记账凭证。”


  因此,购买方开具《信息表》后,应暂依信息表所列增值税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下一步如销售方已开具红字发票,《信息表》无法撤销;如销售方未开具红字发票,购买方可撤销《信息表》,《信息表》所列增值税税额填入附表2第8b行“其他”栏次。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0-06-09
来源:国家税务总局
1... 10191020102110221023102410251026102710281029 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