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人股东与个人股东转让股权的纳税义务
发文时间:2024-07-08
作者:财税罗老师
来源:税白天下
收藏
903

一、法人股东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日期

  国税函[2010]79号第三条规定,“企业转让股权收入,应于转让协议生效、且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的实现。”

  法人股东企业所得税纳税义务日期=转让协议生效+完成股权变更手续。

  例:甲、乙和M公司均为境内居民企业,甲将其持有的M股权转让给乙。2023年7月1日,双方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并于签订日生效,约定2023年8月乙支付股权转让款项1000万元,2023年12月支付2000万元,2024年元月支付2000万元,并于2023年12月31日前办理股权过户变更登记,双方按协议履约完毕。

  税务机关发现甲2023年度确认收入3000万元,辅导甲更正2023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缴申报,应按5000万元全额确认为2023年度收入。

  思考:两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该条款内在逻辑是否欠失严谨?如转让协议未到生效日期、或签订转让协议时有意跨年延长生效日期,但已完成股权变更手续的,难道不应在完成股权变更年度内确认收入的实现?笔者认为,“转让协议生效”并无实操意义,只需以“完成股权变更手续”为确认收入的条件。

  特殊:法人股东从被投资企业撤回或减少投资、从被清算企业注销股权等取得的资产,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等未规定确认收入的日期。笔者认为,应按实际取得资产日期,来确认收入的实现。

  二、个人股东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日期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7号第二十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缴义务人、纳税人应当依法在次月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一)受让方已支付或部分支付股权转让价款的;(二)股权转让协议已签订生效的;(三)受让方已经实际履行股东职责或者享受股东权益的;(四)国家有关部门判决、登记或公告生效的;(五)本办法第三条第四至第七项行为已完成的;(六)税务机关认定的其他有证据表明股权已发生转移的情形。”

  个人股东个人所得税纳税义务日期=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7号规定的六种情形之一。

  六种情形作为单独条件适用,符合其中之一的即确认纳税义务,不考虑纳税必要资金原则。

  1.常规情形:股权转让协议已签订生效。如,2024年7月3日,张某与王某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并于2024年9月1日前办讫股权过户变更登记。扣缴义务人应在2024年8月15号之内申报纳税;如是法人股东转让股权,企业所得税确认股权转让收入时点,要等到实际完成股权变更手续时确认收入。

  个人所得税处理上,由于签订协议即纳税,与完成股权变更存在时间差,如张某或王某毁约造成未完成股权变更登记过户的,纳税义务不变,转让人张某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不作退还,但应依规增加张某的持股成本。

  如已履约,股权已变更登记,已缴纳个人所得税后,解除合同并退回股权的,视为另一次股权转让,前次已缴个人所得税不予退还。

  国税函[2005]130号第一条规定,“股权转让合同履行完毕、股权已作变更登记,且所得已经实现的,转让人取得的股权转让收入应当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转让行为结束后,当事人双方签订并执行解除原股权转让合同、退回股权的协议,是另一次股权转让行为,对前次转让行为征收的个人所得税款不予退回。”

  如未履约完毕,因仲裁委裁决解除合同、停止执行并原价收回已转让股权,前次转让与本次收回均不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国税函[2005]130号第二条规定,“股权转让合同未履行完毕,因执行仲裁委员会作出的解除股权转让合同及补充协议的裁决、停止执行原股权转让合同,并原价收回已转让股权的,由于其股权转让行为尚未完成、收入未完全实现,随着股权转让关系的解除,股权收益不复存在,根据个人所得税法和征管法的有关规定,以及从行政行为合理性原则出发,纳税人不应缴纳个人所得税。”

  2.受让方已支付或部分支付股权转让价款的。如,对某公司开展的税收风险应对实地核查中,发现一笔支付款项,在银行存款日记账摘要及转帐原始凭证中备注为支付张某股权款,应进一步核实该股权转让全额、股权转让协议签订日期、该公司是否及时据实扣缴张某个人所得税等。扣缴义务人未按照规定期限办理纳税(扣缴)申报和报送相关资料的,依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及其实施细则有关规定处理。

  不论是否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或是否已生效,对受让方已支付或部分支付属于股权转让的款项,即应全额确认股权转让的纳税义务,但实务中不易识别是否属于股权转让的款项。

  2021-11-24国家税务总局深圳市税务局解答,“咨询:自然人股东转让股权,股权转让款分期支付,应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

  回复: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股权转让所得个人所得税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4年第67号)第二十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扣缴义务人、纳税人应当依法在次月15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一)受让方已支付或部分支付股权转让价款的;(二)股权转让协议已签订生效的;(三)受让方已经实际履行股东职责或者享受股东权益的;(四)国家有关部门判决、登记或公告生效的;(五)本办法第三条第四至第七项行为已完成的;(六)税务机关认定的其他有证据表明股权已发生转移的情形。

  因此,股权转让款分期支付的,应在第一笔款项支付时按照全额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

  3.受让方已经实际履行股东职责或者享受股东权益的。该条件相当于“视同销售”,体现了实质课税原则,但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难以及时掌握该条件的实际情况,实务中按此条件计税的并不多见。值得深入思考的是,该条件的适用与代持股的区别。

  三、法人股东与个人股东转让股权确认纳税义务主要异同

  不同点:法人股东以完成股权变更手续为确认要件;个人股东可在未完成股权变更手续前,达到确认纳税义务的条件。

  相同点:均不考虑纳税必要资金原则,可在未收款或部分收款的情形下,全额确认企业所得税或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


我要补充
0

推荐阅读

律师办理居民企业并购重组业务涉税事项操作指引(2025)(试行)

上海律协全新发布2025年新一批业务操作指引,由上海律协各专业研究委员会组织编制,以期为广大律师同行的执业提供宝贵参考。

  其中,为更好地帮助承办律师以高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参与企业并购重组业务,上海律协财税与海关专业委员会特制定《律师办理居民企业并购重组业务涉税事项操作指引(2025)(试行)》。

  值得注意的是,指引并非强制性或规范性规定,而是旨在实际执业中为律师提供指导和帮助。

律师办理居民企业并购重组业务涉税事项操作指引(2025)(试行)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指引背景

  第二节 指引目的

  第三节 业务处理原则

  第四节 指引适用环节

  第五节 指引适用范围

  第二章 并购重组涉税事项的处理概述

  第一节 并购重组业务涉税事项的三个维度

  第二节 并购重组业务的税收待遇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一般性税务处理

  第四节 企业所得税特殊性税务处理

  第五节 综合运用

  第三章 各并购重组交易形式的特殊性税务处理

  第一节 资产收购的特殊性税务处理

  第二节 股权收购的特殊性税务处理

  第三节 企业合并的特殊性税务处理

  第四节 企业分立的特殊性税务处理

  第五节 资产划转的特殊性税务处理

  第六节 债务重组的特殊性税务处理

  第七节 其他交易形式的特殊性税务处理

  第四章 其他税种的并购重组税收优惠政策

  第五章 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