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造合同》与新《收入》准则的转换衔接案例
发文时间:2020-03-17
作者:Foresight
来源:建筑财税李志远
收藏
1844

案例1:某企业2019年12月31日,相关账户余额资料:“工程施工——合同成本”账户为120万元(借方),“工程施工——合同毛利”账户为20万元(借方),“工程结算”账户为110万元(贷方)。


  解析:新《收入》准则不再核算合同毛利,工程施工——合同成本”账户也不再保留累计余额,并改为“合同履约成本”;“工程结算”账户取消。现有的30万元差额(120+20-110)代表的是已完工尚未结算款,属于施工方为履约而发生的成本中尚未结算的部分,因此,应做如下调整:


  借:合同履约成本——工程施工  30


  工程结算  110


  贷: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120


  ——合同毛利  20


  案例2:某企业2019年12月31日,相关账户余额资料:“工程施工——合同成本”账户为120万元(借方),“工程施工——合同毛利”账户为20万元(借方),“工程结算”账户为150万元(贷方)。


  解析:现有的-10万元差额(120+20-150)代表的是已结算尚未完工工程,属于已结算但施工方尚未发生的履约成本,因此,应做如下调整:


  借:工程结算  150


  贷:合同资产  10


  工程施工——合同成本  120


  ——合同毛利  20


  按照《收入》准则应用指南的要求,企业因转让商品收到的预收款适用《收入》准则进行会计处理时,不再使用“预收账款”科目及“递延收益”科目。因此,施工企业预收的工程款,应该调整至“合同负债”科目。即按照“预收账款”科目贷方余额,借:预收账款,贷:合同负债。


  建筑施工企业应用《建造合同》准则和新《收入》准则,采用完工进度或履约进度所确认收入基本一致,因此,在新旧准则转换衔接时一般无需调整。


我要补充
0

推荐阅读

律师办理居民企业并购重组业务涉税事项操作指引(2025)(试行)

上海律协全新发布2025年新一批业务操作指引,由上海律协各专业研究委员会组织编制,以期为广大律师同行的执业提供宝贵参考。

  其中,为更好地帮助承办律师以高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参与企业并购重组业务,上海律协财税与海关专业委员会特制定《律师办理居民企业并购重组业务涉税事项操作指引(2025)(试行)》。

  值得注意的是,指引并非强制性或规范性规定,而是旨在实际执业中为律师提供指导和帮助。

律师办理居民企业并购重组业务涉税事项操作指引(2025)(试行)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节 指引背景

  第二节 指引目的

  第三节 业务处理原则

  第四节 指引适用环节

  第五节 指引适用范围

  第二章 并购重组涉税事项的处理概述

  第一节 并购重组业务涉税事项的三个维度

  第二节 并购重组业务的税收待遇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一般性税务处理

  第四节 企业所得税特殊性税务处理

  第五节 综合运用

  第三章 各并购重组交易形式的特殊性税务处理

  第一节 资产收购的特殊性税务处理

  第二节 股权收购的特殊性税务处理

  第三节 企业合并的特殊性税务处理

  第四节 企业分立的特殊性税务处理

  第五节 资产划转的特殊性税务处理

  第六节 债务重组的特殊性税务处理

  第七节 其他交易形式的特殊性税务处理

  第四章 其他税种的并购重组税收优惠政策

  第五章 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