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国税函[2007]1222号 国家税务总局 关于嘉禾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北京、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河南、湖北、湖南、四川、陕西省(市)国家税务局,青岛市国家税务局: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规范汇总合并缴纳企业所得税范围的通知》(国税函[2006]48号)的规定,现就嘉禾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缴纳企业所得税问题通知如下:

  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汇总(合并)纳税企业实行统一计算、分级管理、就地预缴、集中清算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1]13号)规定,嘉禾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度由公司总部在其所在地按全额汇总的方式缴纳企业所得税,两公司所属分支机构暂不实行就地预缴企业所得税办法。

  二、上述两个公司应在年度纳税申报后,向国家税务总局(所得税管理司)报送汇总财务会计报表和纳税申报表。

  三、上述两个公司及其所属分支机构,应严格执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汇总(合并)纳税企业所得税征收管理的有关规定,接受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的管理和检查。


  附件:嘉禾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长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所属分支机构名单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07-12-07
文号:国税函[2007]1222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国税函[2007]1223号 报送失信企业和失信个人纳税信用等级及偷逃骗税记录信息

失效提示: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布全文失效废止部分条款失效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本法规全文废止。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同志提出的关于“依托‘金税’等管理系统,完善纳税人信用数据库,建立健全企业、个人偷逃骗税记录”的要求,税务总局决定开展全国失信企业、失信个人的纳税信用等级和偷逃骗税记录的统计、汇总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统计内容

  (一)纳税信用等级D级纳税人信息(详见附件1)。包括:总户数、纳税人名称、纳税人识别号、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登记注册类型、评定期间和时间、备注等。纳税信用等级D级纳税人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国税发[2003]92号)评定。仅根据《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第九条第一款或第三款评定为D级纳税人的,必须单独注明。

  (二)企业或单位税收违法行为记录信息(详见附件2)。包括总户数、纳税人名称、纳税人识别号、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登记注册类型、纳税信用等级、违法种类、违法事实、违法时间、处理依据、处理结果、涉嫌犯罪移送、刑事处理情况、备注等信息。

  (三)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税收违法行为记录信息(详见附件3)。包括总记录条数、纳税人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投资者有效身份证件号码、登记注册类型、纳税信用等级、违法种类、违法事实、违法时间、处理依据、处理结果、涉嫌犯罪移送、刑事处理情况、备注等信息。

  (四)个人税收违法行为记录信息(详见附件4)。包括总记录条数、纳税人姓名、有效身份证件号码、违法种类、违法事实、违法时间、所涉及税种、涉税金额、处理依据、处理结果、涉嫌犯罪移送、刑事处理情况、备注等信息。

  以上统计截止日期为2007年10月31日。

  二、相关要求

    (一)开展全国失信企业、失信个人的纳税信用等级和偷逃骗税记录的统计、汇总工作、完善纳税人信用数据库,是加强税收信用体系,推行办税公开的重要举措,各省国、地税局必须高度重视,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二)各省国、地税局要加强沟通、协作。其中纳税信用等级D级纳税人信息(附件1)必须经同一省国、地税局共同盖章确认后报送。

  (三)请各省国、地税局于2008年1月10日前,将统计情况通过FTP报送至税务总局/征收管理司/纳税服务处,或发送电子邮件至zhangaihua@chinatax.gov.cn信箱。税务总局将对各地报送情况进行通报。

  附件:

      1.纳税信用等级D级纳税人信息统计表(略)

  2.企业或单位税收违法行为记录信息统计表(略)

  3.个体工商户业主、个人独资和合伙企业投资者的税收违法行为记录信息统计表(略)

  4.个人(不含个体工商户)税收违法行为记录信息统计表(略)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07-12-10
文号:国税函[2007]1223号
时效性:全文失效

法规国税函[2007]1229号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企业2007年度总机构管理费扣除标准

北京、天津、上海、江苏、山东、广东省(直辖市)国家税务局,大连、青岛市国家税务局,深圳市地方税务局:

  现将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向所属企业提取2007年度总机构管理费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总机构管理费税前扣除审批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6]17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取管理费税前扣除审批办法的补充通知》(国税函[1999]136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总机构提取管理费税前扣除审批管理的通知》(国税函[2005]115号)的有关规定,经审核,同意该公司2007年度向所属企业提取7356万元的总机构管理费。其所属企业按规定标准上交的管理费(详见附件),准予在税前扣除;超过规定标准上交的管理费,应进行纳税调整。该公司提取的管理费年终如有结余,应并入该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 

       主管税务机关应按照税务总局上述三个文件的规定,在该公司及其所属企业进行年终纳税申报时,对其总机构管理费的提取、使用、税前扣除等有关事项进行严格审核和管理。  


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所属企业2007年度总机构管理费扣除标准


image.png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07-12-10
文号:国税函[2007]1229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国税函[2007]1236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转发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7]64号,以下简称《通知》)。为认真贯彻《通知》精神,现将《通知》转发给你们,并结合国税系统基本建设项目开工管理实际,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 各地要按照《通知》的要求,严格规范项目新开工的条件,加强已立项项目开工审批管理。项目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履行完各种建设程序,办理完各项相关手续后,才能申请开工。

  二、 已批准立项的项目必须按照立项批准的规模进行初步设计,编制项目的总概算及施工图预算,在完成征地,取得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且按照预算编制要求,编报下年度基本建设项目“二上”预算后,才能按照规定批准开工。对未完成征地或按照上述规定尚未落实资金的项目审批部门一律不得批准开工。

  三、 对违反建设管理程序,未经批准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要立即停止建设,由此造成的损失,由项目单位承担,并将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贯彻《通知》的要求,高度重视新开工项目管理工作,制定切实可行措施,不断提高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新开工项目的管理。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07-12-21
文号:国税函[2007]1236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国税函[2007]1238号 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使用《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保险费专用发票》有关问题

失效提示:依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2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公布全文失效废止部分条款失效废止的税收规范性文件目录的公告”,本法规全文废止。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

  近接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关于集中出单统一保险费发票格式的请示》(光大永明[2007]105号)。经研究,同意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实行区域集中打印保单的同时,实行区域集中打印保险费发票,以适应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实施集约化运营、加强承保风险的控管和区域集中出单方式的需要。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实行集中打印发票的时间和区域

  从2008年1月1日起,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区域集中打印保单(即人身保险合同)和保险费发票。集中打印点为天津市(覆盖北京、天津区域)、南京市(覆盖浙江、江苏、上海区域)。

  二、发票式样、规格、内容

  (一)保险费发票采用白色80克A4静电复印纸,规格为297MM×210MM(见附件1)。

  (二)保险费发票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为保险费发票;下半部分为保险合同回执。

  (三)保险费发票的印制内容包括:“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保险费专用发票”、“发票联”、“发票代码”、“发票号码”、“开票日期”、“公司签章”、“全国统一咨询热线”、“手开无效”。保险费发票印制内容标有英文对照。

   保险费发票中间为保险费打印内容。

  (四)保险合同回执印明内容。

  (五)保险费发票为单联式(即发票联),电子存根存储在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的计算机系统中。

  三、保险费发票印制和集中打印的程序

  (一)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使用的保险费发票由各分公司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集中印制。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各分公司应在每年6月底前或11月底前向分公司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指定的税务机关报送印制计划。

  (二)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各分公司在每年7月底前或12月底前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指定的税务机关领购保险费发票,并将领购的保险费发票送到各自的集中打印点。

  (三)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将各地保单数据传送到各集中打印点,并按照统一的程序将保单和保险费发票打印装订成册,再传递到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分公司,由分公司交付投保人。

  四、保险费发票使用情况报送

  (一)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各分公司应按季或半年向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指定的税务机关报送“集中出单保费发票领用存报表”(见附件2表一)。

  (二)各地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分公司应按月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集中出单保费收入汇总表”(见附件2表二)。是否需要以电子方式报送“集中出单保费收入明细表”(见附件2表三),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地方税务局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五、其他事项

  (一)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保险费发票存根数据应保存5年。

  (二)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开展其他分散出单业务所需开具的保险费发票仍按原式样和方法实施。

  (三)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实施全国统一的集中出单、出票系统,各地税务机关应严格按照统一的票样和要求印制该公司的保险费发票,以保证统一出单、出票的准确性。


  附件:

      1.光大永明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保险费专用发票

  2.集中出单保费报表

       抄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


俦O沼邢薰?颈O辗炎ㄓ梅⑵?jpg

附件2

集中出单保费报表


表一 集中出单保费发票领用存报表 单位:份


image.png

表二 集中出单保费收入汇总表 单位:份/元


image.png

表三 集中出单保费收入明细表 单位:元


image.png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07-12-12
文号:国税函[2007]1238号
时效性:全文失效

法规国税函[2007]1249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2007-2008年度国家税务局系统计算机类设备协议供货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扬州税务进修学院:

为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采购工作效率,根据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执行〈中央预算单位2007—2008年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7]781号)等有关规定,经国家税务总局政府采购领导小组研究决定,2007-2008年度国家税务局系统采购计算机类设备,由国家税务总局统一公开招标,在国税系统实行协议供货管理。现将本次协议供货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适用范围及执行期限

(一)本次协议供货范围包括: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服务器、打印机、多功能一体机、扫描仪、网络设备、UPS电源和信息安全产品等9类设备。根据设备种类、性能、技术指标和不同配置,9类设备细分为136个品目。本次共有70家中标供应商入围,136个品目共有811款产品中标入围。

由于信息安全产品的特殊性,入围的第9类信息安全类中标产品需送中国信息安全产品测评中心进行验证测试,此类产品中标供应商及中标入围产品名单待测试完成后下发执行。

(二)本次协议供货适用于省以下各级国家税务局(以下统称:采购人)。

各级地方税务局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参照执行。

(三)自本通知发文之日起计算,本次协议供货有效期原则为1年。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和市场变化,供货有效期如有调整,税务总局将另行明确。

二、中标产品价格

(一)本次协议供货的中标产品价格均为中标最高限价,中标最高限价=市场价或媒体价×价格折扣(%)。中标产品价格包括:产品价格,送货、安装、调试等辅助服务费,售后保修期内技术支持服务费、保险费及其他相关费用。

(二)所有中标产品保修期为3年或3年以上,即自货物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免费保修3年或3年以上。保修期内,采购人无需另行支付任何费用。

由于本次协议供货保修期比部分市场产品的标准服务期(1年)长,因此少数产品中标价格可能高于市场价格。采购人应根据实际工作需要,仔细核对后,确定采购事项。

本次协议供货中标产品的每年保修费已单列,采购人可根据采购产品实际需要选购(延长或缩短)保修期。

(三)在协议供货有效期内,各中标供应商承诺中标产品最高限价只能向下调低,不能向上调高。如中标产品的媒体广告价或市场统一零售价向下调整时,在不降低配置的前提下,中标供应商应对中标产品价格进行相应下调。

(四)在协议供货有效期内,如果中标产品更新换代、停产,在不降低原中标产品质量和配置的前提下,经税务总局核准,中标供应商可以将原中标产品一对一替换为新产品,其协议供货的价格不得高于原中标产品价格,其价格折扣不得高于原中标产品的价格折扣。

如果中标产品发生配置升级,中标供应商应及时向税务总局申请调整配置,调整后的型号、价格和折扣不变或更优惠。

(五)在协议供货有效期内,中标供应商或协议供货商在特定时间举办优惠促销活动,如涉及本次协议供货产品、选件和耗材等,采购人有权参加其促销活动和享受其优惠。

(六)各采购人在执行协议供货过程中,如发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应及时报告税务总局。税务总局将根据情况,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和采购协议,及时协调解决或给予处罚,切实保护采购人的权益不受损害。

1.本次中标产品价格明显高于市场平均价;

2.中标产品的市场价格发生下降变化时,中标供应商未按承诺在价格变化后的约定时间内调整价格;

3.中标供应商、协议供货商其他违约、违规情况。

三、采购方式

采购人应根据各类产品单项或批量采购金额大小,分别按下列限额标准确定相应的采购方式:

(一)采购金额不超过30万元的,采购人可结合部门实际需求,在中标产品范围内,按程序确定或随机选定某一品牌,指定1家或选择3家协议供货商,再次商谈价格,争取获得更优惠的采购价格。

本次协议供货中标供应商不足3家的中标产品,只适用于采购金额不超过30万元的采购项目。

(二)采购金额为30万元(不含)至120万元(含)的,采购人必须在中标产品范围内,随机选择3家或3家以上不同品牌的中标供应商,实行竞价采购。

(三)采购金额为120万元(不含)至500万元(含)的,采购人必须将采购需求报省国税局采购部门,由该部门在中标产品范围内组织,随机选择3家或3家以上不同品牌的中标供应商,实行竞价采购。

省国税局采购部门竞价采购后,由该部门与相关采购人根据采购预算和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合同签订及付款方式。

(四)采购金额超过500万元的,由省国税局采购部门上报税务总局进行公开招标;或经税务总局授权,由省国税局采购部门按规定组织采购。

采购人如需在标准配置产品之外,增加或调换部分模块或采购耗材,可按选件和耗材分项报价选配后,再分别按上述限额标准规定的采购方式实施采购。调换模块或采购耗材金额不得超过标配货物金额的10%。

除以上四种情况外,如因特殊情况,需采购本次协议供货中标产品范围之外产品的,应由各省国税局采购部门按规定报税务总局授权采购。对于需求较急且采购金额不超过5万元的采购项目,采购人可采取“协议+定点”方式自行购买,但应选择3家或3家以上不同品牌中标供应商或协议供货商进行竞价采购。

四、竞价方法

在协议供货最高限价的基础上,采购人必须与中标供应商或协议供货商再次商谈价格或二次竞价。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实际采购需求,可以选择以下不同的竞价方法:

(一)以协议供货最高限价为基础,与供应商实际提出的本次报价(即绝对价格)进行比较,选择最低采购价格成交。

(二)以协议供货最高限价为参照,与供应商实际提出的价格折扣(实际价格/最高限价,即相对价格)进行比较,选择折扣价格最低者成交。

(三)以最高限价为依据,综合考虑绝对价格和相对价格,以二者加权综合评价得分最高者成交。如,设绝对价格(P)和相对价格(R),满分为100分,且P和R权重分别为A和B(A+B=100),则竞价得分S=(Pmin/P)×A (Rmin/R) ×B。其中:(1)Pmin 、Rmin 分别为所有竞价供应商的最小值;(2)P和R所占权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如A:B=70:30或60:40或50:50等)。

在以上三种方法基础上,根据实际需求和产品性能及产品更新情况,可以实行网上协议供货竞标采购,以价格和性能综合考虑得分最高者成交。如,设产品价格(P)和产品性能(Q),满分为100分,且P和Q权重分别为X和Y(X Y=100),则竞标得分:S=(Pmin/P) ×X+(Q/Qmax) ×Y。其中:(1)Pmin 、Qmax分别为所有竞标供应商价格的最小值和性能得分的最大值;(2)P和Q所占权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如X:Y=80:20或70:30或60:40等)。

实行网上协议供货竞标采购,原则上适用于采购金额较大(如超过500万元)的项目,并由省国税局采购部门报税务总局授权后实行。

五、采购程序

本次协议供货,采购人必须全部实行网上协议供货采购,并按以下程序进行基本操作:

(一)采购人在确定采购需求后,按照本通知第三条和第四条规定确定相应的采购方式和竞价方法;

(二)登陆中国税务政府采购网,查询与采购需求相对应的中标产品,随机或按程序选择确定中标供应商或协议供货商;

(三)通过网络发布采购需求、竞价方法及采购相关条款和规定,并通知邀请确定的中标供应商或协议供货商参加商谈或竞价;

(四)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和本通知要求实施采购,并按规定签署合同;

少数暂不具备实行网上协议供货采购条件的采购人,经省国税局采购部门批准后,可暂实行手工操作进行采购。

六、采购合同

本次协议供货采购合同,实行网上采购电子化管理,即系统自动生成并打印电子合同文本,自动生成采购信息统计数据。采购人自行编制、复印和手工填写的合同无效。

(一)由税务总局与各中标供应商签订《2007—2008年度国税系统计算机类设备协议供货项目协议书》,分别规定税务总局、采购人和中标供应商、协议供货商的权利和义务。

(二)采购人进行采购时,应在税务总局协议书基础上与中标供应商或协议供货商签订《国税系统计算机类设备协议供货合同》(以下简称《合同》)。

(三)《合同》明确约定了购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采购人要充分利用协议供货的价格优惠和服务条件,监督协议供货商履行合同义务。合同出现纠纷或协议供货商违约时,应按照合同条款约定进行处理或追究协议供货商的违约责任。

(四)《合同》条款及有关规定不得随意更改,如有采购协议供货外产品、更换模块或增减配置的,应在《合同》附件1《协议供货货物基本情况一览表》“调换配置”一栏中注明。

(五)《合同》一式二份,具备同等法律效力,采购人及协议供货商各执一份。

七、货物验收

(一)采购人应按合同要求及有关规定,对采购货物进行验收。

(二)货物验收时,应由采购部门、技术部门或使用部门人员与协议供货商有关人员共同参加。

(三)验收合格后,应填写《协议供货货物验收单》(以下简称《验收单》),并由验收人员签字,加盖单位公章。

(四)《验收单》依据《合同》自动生成,一式二份。其中:一份由采购人留存,作为付款的依据;一份由协议供货商留存,作为要求付款的凭证。

八、权益保护及违约处理

(一)协议供货采购应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诚实信用原则,维护税务总局、采购人及中标供应商、协议供货商的合法权益。

(二)在协议供货执行过程中,遇有中标供应商或协议供货商出现以下违约行为时,采购人可按照合同条款约定进行处理,并将有关情况报告税务总局。

1.合同签订后不能按期供货的;

2.提供假冒伪劣产品的;

3.协议供货产品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的;

4.中标产品被新产品替代擅自提高价格的;

5.中标产品媒体价或市场零售价降低时没有进行价格调整的;

6.不接受零散采购的;

7.未能按照合同约定提供售后服务的;

8.违反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合同约定和本通知规定的。

(三)采购人应严格按照合同及有关规定执行,按规定验收,按合同要求和约定付款,自觉维护国税系统政府采购形象。

九、有关要求

本通知所指“中标供应商”是指本次经税务总局公开招标采购确定的协议供货的中标产品供应商,亦是中标产品的总供货商(即原厂商或总代理商)和协调人。“协议供货商”是指经中标供应商授权、分散在各地的中标产品分销商,也是中标产品的最终供货商。为严格协议供货制度,现对采购人提出要求如下:

(一)凡采购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服务器、打印机等九类设备的,必须在国税系统协议供货的中标产品范围内进行采购,除遇特殊情况并经税务总局授权外,均不得采购协议供货范围外的非中标产品。

如果中标供应商提供的中标产品价格高于协议供货范围外其他代理商提供的同种货物价格的,采购人可从其他代理商处采购,并及时将有关情况和采购结果向税务总局反映,按规定向税务总局办理备案。

如果中标供应商指定的协议供货商数量较少,不能满足要求,各省国税局采购部门可根据采购需要,推荐相同品牌货物的代理商或分销商,报税务总局核准并商中标供应商后,作为中标供应商的指定代理商或分销商。

(二)本次协议供货实行网上采购,采购人应登陆中国税务政府采购网(http://www.ctaxnews.com.cn/swcg/)实施采购,也可登陆中国税务政府采购网或税务FTP内网查询以下信息:

1.2007—2008年度国税系统计算机类设备协议供货中标情况一览表;

2.国税系统计算机类设备协议供货合同(格式);

3.与各中标供应商签订的《协议书》。

(三)税务总局将建立协议供货反映问题和协调解决问题的工作机制,对于本次协议供货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请各省国税局采购部门及时向税务总局反映。

(四)按照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采购人不得化整为零,规避本通知规定的采购限额标准。

(五)如果发现有违规采购的,税务总局将按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处理,并按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员和主管领导的责任。   

联系电话:010—63417045,63417042(传真)。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07-12-17
文号:国税函[2007]1249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法规国税函[2007]1257号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中国盐业总公司所属企业2007年度总机构管理费扣除标准的通知

北京、天津、内蒙古、上海、河南、湖南、陕西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家税务局:

  现将中国盐业总公司向所属企业提取2007年度总机构管理费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总机构管理费税前扣除审批办法)的通知》(国税发[1996]177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提取管理费税前扣除审批办法的补充通知》(国税函[1999]136号)和《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总机构提取管理费税前扣除审批管理的通知》(国税函[2005]115号)的有关规定,经审核,同意该公司2007年度向所属企业提取1953万元的总机构管理费。其所属企业按规定标准上交的管理费(详见附件),准予在税前扣除;超过规定标准上交的管理费,应进行纳税调整。该公司提取的管理费年终如有结余,应并入该公司的应纳税所得额缴纳企业所得税。

  各地主管税务机关应按照税务总局上述三个文件的规定,在该公司及其所属企业进行年终纳税申报时,对其总机构管理费的提取、使用、税前扣除等有关事项进行严格审核和管理。


中国盐业总公司所属企业2007年度总机构管理费扣除标准 


image.png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07-12-17
文号:国税函[2007]1257号
时效性:全文有效
1... 980981982983984985986987988989990 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