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为有效应对疫情影响,支持基层政府“三保”,在强化地方库款运行监测督导方面要做好哪些工作?

 答:财政部已经建立了地方财政库款运行监测机制,有针对性地进行督导和支持。目前,地方财政库款运行总体良好,库款规模持续保持在合理区间,但受减税降费政策翘尾减收、特别是疫情冲击等影响,部分基层财政收入下滑,“三保”存在一定困难。财政部将在加大转移支付和资金调度力度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对地方库款运行的监测督导。

  一是定期向省级财政部门发送有关库款保障水平偏低市县情况的提示函。财政部根据各地财政库款统计监测数据,测算各地区分市县库款保障水平。按月向有关省级财政部门发函,告知库款保障水平偏低市县财政名单,要求省级财政部门加强监测研判,加大对困难基层支持力度,督促各市县科学组织库款调度,合理安排支出顺序,优先保障“三保”等重点支出。

  二是按日开展地方县级工资保障监测预警。会同各地区分析研究,将收支平衡压力较大、以前年度存在工资拖欠、库款保障水平持续偏低的县区纳入财政部重点监测范围。合理设定监测预警参数,对达到预警标准的县区,通过信息系统发送预警通知,有关省级财政部门接到预警通知后,及时核实情况并督促指导被预警县区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必要时省级财政给予资金调度等支持。

  三是提高风险防控前瞻性。加强对地方“三保”形势预研预判,完善风险评估报告制度,组织全国各县级财政部门按月对未来3个月的工资保障形势作分析研判,将风险评估情况作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资金调度测算的参考依据。督促地方财政部门健全风险应急处置预案,适时完善优化,并抓好落实,切实兜牢“三保”底线。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0-03-23
来源:财政部

答疑为有效应对疫情影响,支持基层政府“三保”,中央财政在加快转移支付下达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是保障基层政府正常运转、增强和改善基本民生的重要财力来源。近年来,为增强地方财政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帮助地方提前做好项目实施准备,按照预算管理有关规定,中央财政在每年10月31日前将下一年度对地方转移支付的预计数提前下达地方财政部门。按照上述要求,2019年四季度已提前下达了2020年转移支付预算6.1万亿元,地方财政部门已经编入了地方预算。

  今年以来,考虑到疫情防控需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有关规定,中央财政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经费保障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了转移支付预算下达进度,向地方预拨医疗卫生、稳就业、稳投资、财力补助等方面资金1839亿元,支持地方做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三保”等工作。以上合计,截至目前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已下达6.28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26万亿元。在已下达转移支付中,均衡性转移支付16032亿元、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奖补资金2844亿元、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603亿元、医疗救助补助资金260亿元、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提升补助资金173亿元、中央基建支出439亿元。

  下一步,中央财政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有关要求,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中央预算后,及时下达剩余部分转移支付预算,同时督促地方尽快分解拨付,保障基层“三保”支出需求。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0-03-23
来源:财政部

答疑有效应对疫情影响,支持基层政府保基本民生、保工资、保运转(以下简称“三保”),是保障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政府履职和各项政策实施的基础条件,如何进一步压实责任?

  答: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层“三保”工作。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不断建立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强化“三保”工作责任担当。总的来说,关于各级“三保”的责任都有明确的规定。疫情对地方财政“三保”造成了较大影响,这种情况下更要遵循“县级为主、省级兜底”的原则,同时中央财政也要积极给予支持和激励,上下共同努力,切实兜住“三保”底线。

  对县级来说,要全面落实好保障责任,牢固树立“三保”与疫情防控及经济恢复并重的政策导向,充分认识巩固基层“三保”在确保社会稳定、维护市场环境、提振市场信心方面的关键作用,坚持“三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切实保障基本民生、工资发放和机构运转。

  对省级来说,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省级财政要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特别是财政困难县区的财力倾斜,市级财政要对所属区加大保障支持力度。各地要组织逐县摸排,对“三保”支出预算安排存在缺口的,要及时调整或调剂预算补足。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0-03-23
来源:财政部

答疑各省(区、市)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措施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答:落实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会保险费措施,应注意政策执行期限、适用对象、参保企业划型、缓缴处理等事项。

  一是政策执行期限方面。减免政策执行起始月份为2020年2月,不得延后执行,减免政策执行月份要连续连贯,执行期限的合计月数不得突破人社部发〔2020〕11号文件规定的上限。二是政策具体适用对象方面。湖北省可免征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的单位范围包括各类大中小微型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类社会组织。其他省份可免征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的单位范围包括各类中小微企业,以单位方式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参照中小微企业享受减免政策;可减半征收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的单位范围包括各类大型企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各类社会组织。减免三项社会保险单位缴费部分的单位或人员不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含参加企业基本养老保险的单位)、以个人身份参保的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三是参保企业划型方面。各地要按照人社部发〔2020〕11号文件要求,对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参保企业进行划型。各级人社、财政、税务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及时共享企业划型信息,方便企业准确办理申报。四是缓缴处理方面。各地要严格把握缓缴条件,按照规定的程序执行。用人单位与职工协商一致,同时缓缴代扣代缴个人缴费部分的,缓缴期间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应缴费额不计息,期满前由参保单位及时缴费。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20-03-23
来源:财政部
1... 13751376137713781379138013811382138313841385 1508
小程序 扫码进入小程序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