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以其他人(非亲属)的名字拨入公司1300万,现在老板和这个人关系僵化,僵化到起诉,如果将来还款也不可能以这个人名字还,现在在其他应付款科目,试问老师:这种情况怎么办?会不会产生税金?

原《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2005年颁布,已废止)第五条规定,企业已申报扣除的财产损失又获得价值恢复或补偿,应在价值恢复或实际取得补偿年度并入应纳税所得。因债权人原因确实无法支付的应付账款,包括超过三年以上未支付的应付账款,如果债权人已按本办法规定确认损失并在税前扣除的,应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新企业所得税法实施后,对此并没有明确规定。《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2007年颁布)第二十二条规定,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九)项所称其他收入,是指企业取得的除企业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项至第(八)项规定的收入外的其他收入,包括企业资产溢余收入、逾期未退包装物押金收入、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已作坏账损失处理后又收回的应收款项、债务重组收入、补贴收入、违约金收入、汇兑收益等。
上述规定明确对于企业确实无法偿付的应付款项应计入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但对于应付款项是否计入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主要视该笔款项是否确实为无法支付的款项,而并非为只要满三年就应计入收入缴纳企业所得税。 

贵公司情况暂时不涉及税费。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8-10-01
来源:三丰智汇

答疑企业向个人借款,利息按合同计提到财务费,借:财务费用,贷:应付利息,所得税可以税前扣除吗?

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向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09]777号 规定:
  一、企业向股东或其他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以下简称税法)第四十六条及《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关联方利息支出税前扣除标准有关税收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8]121号)规定的条件,计算企业所得税扣除额。
二、企业向除第一条规定以外的内部职工或其他人员借款的利息支出,其借款情况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其利息支出在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根据税法第八条和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准予扣除。
(一)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真实、合法、有效的,并且不具有非法集资目的或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
(二)企业与个人之间签订了借款合同。
因此,企业支付的利息,符合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借贷是真实、合法、有效的,企业与个人之间签订了借款合同;取得税务机关代开具的发票,在不超过按照金融企业同期同类贷款利率计算的数额的部分(向股东或其他与企业有关联关系的自然人借款的利息支出不超过债资比例不超过2:1),准予税前扣除。

查看更多>
收藏
发文时间:2018-10-01
来源:三丰智汇
1... 10491050105110521053105410551056105710581059 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