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我是一家物业管理公司出租写字楼,受此次疫情影响,多家租户无法按期复工,物业公司决定减免租户三个月的租金。请问,为租户提供的免租期是否需要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土地价款扣除时间等增值税征管问题的公告》(2016年第86号)规定,纳税人出租不动产,租赁合同中约定免租期的,不属于视同销售服务,不征收增值税。
因此,您对于租户免租期期间,不属于“视同销售”的范畴,不需要视同销售缴纳增值税。
答疑我是一家银行,近日向某受新冠疫情影响严重的小微企业发放单笔贷款合同金额500万元的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是否享受免税?
答: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91号)规定,自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对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向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放小额贷款取得的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
本通知所称小额贷款,是指单户授信小于1000万元(含本数)的小型企业、微型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贷款;没有授信额度的,是指单户贷款合同金额且贷款余额在1000万元(含本数)以下的贷款。
因此,您银行向该小微企业发放小额贷款,如该小微企业授信小于1000万元(含本数),或该小微企业没有授信额度且贷款余额在1000万元(含本数)以下的,可在规定期限内按照《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金融机构小微企业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91号)的有关规定,享受相关贷款利息收入免征增值税政策。
答疑我企业是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需要在什么时间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
答: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2020年第8号)第二条的规定,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可以按月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这里的增量留抵税额,是指与2019年12月底相比新增加的期末留抵税额。
答疑我是一家个体户,将购进的口罩、消毒液无偿赠送给市人民政府,是否需要缴税?
答: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捐赠税收政策的公告》(2020年第9号)第三条的规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或者直接向承担疫情防治任务的医院,无偿捐赠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答疑我企业为抗击新冠疫情从国外购进一批口罩,之后无偿捐赠给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在进口的时候已缴纳了税款,现在是否可以退税?
答:《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口物资免税政策的公告》(2020年第6号)第三条的规定,本公告项下免税进口物资,已征收的应免税款予以退还。其中,已征税进口且尚未申报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可凭主管税务机关出具的《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口物资增值税进项税额未抵扣证明》,向海关申请办理退还已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手续;已申报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的,仅向海关申请办理退还已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消费税手续。有关进口单位应在2020年9月30日前向海关办理退税手续。
答疑我一生鲜水果超市业主,在疫情期间销售的蔬菜有什么优惠政策?
根据《财政部 海关总署 税务总局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进口物资免税政策的公告》(2020年第6号)规定,对捐赠用于疫情防控的进口物资,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
答疑我是辽宁一生鲜水果超市业主,在疫情期间销售的蔬菜有什么优惠政策?
答: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137号)第一条的规定,对从事蔬菜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蔬菜免征增值税。
蔬菜是指可作副食的草本、木本植物,包括各种蔬菜、菌类植物和少数可作副食的木本植物。
经挑选、清洗、切分、晾晒、包装、脱水、冷藏、冷冻等工序加工的蔬菜,属于本通知所述蔬菜的范围。
各种蔬菜罐头不属于本通知所述蔬菜的范围。蔬菜罐头是指蔬菜经处理、装罐、密封、杀菌或无菌包装而制成的食品。
答疑我是一家运输企业,在疫情期间运送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取得的收入增值税是否有优惠?
答: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2020年第8号)第三条的规定,对纳税人运输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
答疑我公司既有运输业务,又有商品批发业务,因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影响,公司业务量大幅减少,今年预计会产生亏损,听说困难行业企业亏损年限可以延长,请问:(一)我公司属于困难行业企业吗?(二)困难行业企业亏损年限可以延长多久?
答:(一)根据《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8号)规定“困难行业企业,包括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指旅行社及相关服务、游览景区管理两类)四大类,具体判断标准按照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执行。困难行业企业2020年度主营业务收入须占收入总额(剔除不征税收入和投资收益)的50%以上。”若你公司2020年度运输业务收入占收入总额(剔除不征税收入和投资收益)的50%以上,则属于困难行业企业。
(二)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8号规定,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困难行业企业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最长结转年限由5年延长至8年。你公司若属于困难行业企业,2020年度发生的亏损,可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最长结转年限为8年。
答疑我公司是医用口罩生产企业,为了满足疫情防控对口罩的需求,1月份购入了一台生产设备用于扩大生产,请问这台生产设备可以用加速折旧的方法计提折旧,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吗?
答:根据《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8号)规定“对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生产企业为扩大产能新购置的相关设备,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你公司购入的生产设备可以一次性在税前扣除。
答疑因疫情紧急,我公司购买了防护用品直接捐给了疫情防治定点医院,可以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吗?
答:《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捐赠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9号)规定“企业和个人直接向承担疫情防治任务的医院捐赠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物品,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捐赠人凭承担疫情防治任务的医院开具的捐赠接收函办理税前扣除事宜。”你公司捐赠的防护用品,可以凭承担疫情防治任务的医院开具的捐赠接收函,全额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
答疑公司为支持疫情防控,捐赠了100万现金和1万个口罩,请问如何在税前扣除?是否必须按利润总额的12%在限额内扣除?
答:《关于支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有关捐赠税收政策的公告》(财政部 税务总局公告2020年第9号)规定,企业和个人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捐赠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现金和物品,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你公司捐赠的现金和口罩,只要是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等国家机关,用于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捐赠,可以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全额扣除,不受利润总额12%的限额限制。
答疑航空运输企业收取的逾期票证收入和退票费收入如何征收增值税?
答:自2018年1月1日起,纳税人已售票但客户逾期未消费取得的运输逾期票证收入,按照“交通运输服务”缴纳增值税。纳税人为客户办理退票而向客户收取的退票费、手续费等收入,按照“其他现代服务”缴纳增值税。
答疑工程发票不全,如何计提折旧?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企业所得税法若干税收问题的通知》(国税函〔2010〕79号)第五条的规定,企业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由于工程款项尚未结清未取得全额发票的,可暂按合同规定的金额计入固定资产计税基础计提折旧,待发票取得后进行调整。但该项调整应在固定资产投入使用后12个月内进行。
答疑以预付货款的方式向农户收购农产品,如何确定农产品收购发票的开具时间?
答:一、根据《福建省国家税务局增值税普通发票(收购)使用规定》(福建省国家税务局公告2017年第4号)第九条规定:“收购发票应按下列要求开具: …… (三)‘开具日期’栏填写增值税纳税义务的发生时间。“ 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第50号令)第三十八条规定:“条例第十九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收讫销售款项或者取得索取销售款项凭据的当天,按销售结算方式的不同,具体为: …… (四)采取预收货款方式销售货物,为货物发出的当天,但生产销售生产工期超过12个月的大型机械设备、船舶、飞机等货物,为收到预收款或者书面合同约定的收款日期的当天; “ 因此,以预付货款方式向农户收购农产品,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货物发出的当天,应在实际收购农产品时开具农产品收购发票。
答疑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是否必须填写税号?
答: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增值税发票开具有关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7年第16号)的规定,自2017年7月1日起,购买方为企业的,索取增值税普通发票时,应向销售方提供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销售方为其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时,应在“购买方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购买方的纳税人识别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不符合规定的发票,不得作为税收凭证。本公告所称企业,包括公司、非公司制企业法人、企业分支机构、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其他企业。 因此,企业在开具发票时必须要按规定填写税号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否则不得作为有效税收凭证,相关费用不得税前扣除。
答疑纳税人计算错误导致少缴税款的是否应加收滞纳金?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二条规定,因税务机关的责任,致使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要求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补缴税款,但是不得加收滞纳金。 因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计算错误等失误,未缴或者少缴税款的,税务机关在三年内可以追征税款、滞纳金;有特殊情况的,追征期可以延长到五年。 因此,纳税人计算错误导致少缴税款的,应加收滞纳金。
答疑购进电梯的进项是否需要填入《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
答:一、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全面推开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后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6年第13号)附件2《<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一般纳税人适用)>及其附列资料填写说明》规定:“八、《固定资产(不含不动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填写说明 本表反映纳税人在《附列资料(二)》‘一、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中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本表按增值税专用发票、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分别填写。“ 二、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113号)规定:“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为载体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无论在会计处理上是否单独记账与核算,均应作为建筑物或者构筑物的组成部分,其进项税额不得在销项税额中抵扣。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是指:给排水、采暖、卫生、通风、照明、通讯、煤气、消防、中央空调、电梯、电气、智能化楼宇设备和配套设施。” 因此,电梯属于以建筑物或者构筑物为载体的附属设备和配套设施,不需要填入《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
答疑商业健康保险合同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
答:根据《印花税暂行条例》第一条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书立、领受本条例所列举凭证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印花税的纳税义务人,应当按照本条例规定缴纳印花税。简单地说,只有符合《印花税暂行条例》规定的购销合同、加工承揽合同等13种应税凭证,才需要依法缴纳印花税,超过范畴的凭证,不需要缴纳印花税。 商业健康保险、人身意外保险等合同,都不属于财产保险合同,因此不需要缴纳印花税。
答疑在中国境外签订的建设工程承包合同是否需要缴纳印花税?
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国务院令第11号)第七条的规定,应纳税凭证应当于书立或者领受时贴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印花税暂行条例施行细则》(财税字第〔1988〕255号)第十四条的规定,书立或者领受时贴花,是指在合同的签订时、书据的立据时、账簿的启用时和证照的领受时贴花。如果合同在国外签订的,应在国内使用时贴花。 建设工程承包合同(包括总包合同、分包合同和转包合同)属于印花税应纳税凭证。对于签订人在中国境外签订的建设工程承包合同不征收印花税,将合同带入境内使用时则需要按规定缴纳印花税。
陕西焦点聚光咨询有限公司 陕ICP备18018918号-2